2022,感動我的十本書



跨年時刻又到。依照慣例,是藉機審視過去一年來的閱讀、從中選出最喜愛感動難忘的十本書與大夥兒一起分享的時刻。

今年是我的電子書第二年。一如去年所言,合心合用、瞬間無痛接軌習慣上手以來,深深耽溺於其輕巧易攜、不佔空間、畫線註記查閱都容易、即使旅行中都能輕易選書甚至買書任讀開讀等優點,購書自然而然都以電子版為優先。

依賴越深,反映在選書上,2021年十書中電子書只佔一半,今年竟已達八本,顯然全新閱讀模式已然成形。

但在此過程中,也漸漸發現讀書方向的隨而轉變:首先,閱書量一如先前期待,果然似有增加;但相對地,圖文書、設計美學書稀疏了,有利電子閱讀器的純文字書佔比越高,使題材與內容也漸漸越趨安靜。而漫畫之因再不怕一整套成堆滿佔書架、遂就此成為日常書類之一,則為另一頗耐玩味事。

至於從首年起始終遲遲無法適應的尋書覓書困境,至今仍是難題,買下讀下方知非為契合者還是不少,其中尤以小說為多──我素來偏愛的,淡泊靜謐中自見深刻綿長寓意和韻致之作分外難辨難遇,究竟何時才能真正進入狀況,有待繼續琢磨。

但在此轉換磨合階段,依然邂逅頗多精采耐讀、牽戀難忘好書;遂而這年度十書之選照例猶豫難捨,斟酌推敲良久後方終於定案。

選書類型:食書3、小說2、漫畫2、史書1、酒書1、自然書寫1,與歷年相較,果然明確印證前面所談,從紙本過渡到電子書所衍生的書類遞嬗軌跡。

2022年裡,這些書不僅給了我或美好或深刻的閱讀時光,也讓我的視野見地與思考都因而有所進境與成長,在此深深感謝。

並再度聲明:這是來自一名「非主流閱讀偏食者」的一份「非常個人」的書單,主要以我年內完讀者為選書範圍;出版時間多數集中於2021~2022年間,部分心得品評已曾張貼於《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作品區〈書房集〉中,部分則未及登載,剛好趁機一起發表。

──「2022,感動我的十本書」書單如下,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

 

《樹冠上》.Richard Powers.時報出版




怎麼會有這麼這麼厲害的小說?……展讀過程中,來回反覆翻讀、再三咀嚼回味,震撼戰慄、心魂俱懾、折服感動裡,我不斷不斷這麼驚嘆。

關於樹與人、與這世界的故事。文分四部:樹根、樹幹、樹冠、樹籽,初讀首部,原以為是短篇小說:九個人、九棵樹,以樹、緊密連結九段波瀾起伏的人生,情節情致引人入勝,文字敘事優美如詠如歌如詩。

然一路傾心讀至第二部以後,這才驚覺格局與架構之龐大壯闊恢宏:九人的命運因樹而綿綿密密開始彼此關聯牽繫──一如書中所言,有如樹之「地下根莖般深深相連」;而這相連裡所交織出的,則是越來越激昂悲憤沈痛哀傷、直見末世的撕心控訴和絕望。

控訴人類之於樹、之於自然的無知、蒙昧、自私、短視、冷漠、殘酷,然同時間卻也映照出胸懷著樹與自然的這些人們的熱情純真、奮勇忘己、一往無前。

書末,作者在跋中如是寫道:「故事之終,這些人物在救世的抗爭中一敗塗地……但說來奇怪,讀者們經常表示,《樹冠上》依然在他們心中留下希望。」「我通常毫不留情反問一句『對什麼懷抱希望?』」

我想,我的答案,正是在這無比深沈晦暗絕望裡,我們還有樹,以及圍繞著樹的這許多人們包括作者竭盡所有付出一切、堅持擁抱不懈的信念和熱望。

「人類在地球上的歲月不過二十萬年,而未來五十年看來岌岌可危,但樹木在地球上的歲月是人類的兩千倍,而在這四億年的光陰中,樹木也已挺過數次大滅絕。樹木在任何生物群系之中都有辦法面臨生存的挑戰,甚至提出解決之道。因此,我確定樹木挺得過我們施加在它們身上的大滅絕,而且永續永存,其韌性遠非我們所能想像。」

「若想在地球上永續永存,我們必須與樹木結盟。」「書中,樹木對其中一位人物說:『聽一聽。有些事情你們必須聽一聽。』依我之見,這就是《樹冠上》懷抱的希望。」

 

《酒與酒之間》.Terry Theise.積木文化




從去年秋一路刻意安步慢讀到今年春,一頁一停,字字句句直截擊中心坎、點頭頻頻到脖痠,來回再三咀嚼細味,完全不忍不捨完讀的葡萄酒書。

非為智識門道全書、更非實用選酒指南,完完全全從個人視角視野出發,以真摯優美之筆,剖心訴說其於葡萄酒世界裡長年走踏徜徉的思維體悟心境。

然大為驚異是,此中所訴所想,與我近三十年在人生裡生活裡與葡萄酒緊密相處相依而得的多少領會,竟如此吻合一致,彷彿長年累積心中的覺知體會思省被一一準準說出般,感動共鳴深切。

一整本密密麻麻重重畫記,是耐得反覆品啜細味的智言雋語:

「許多葡萄酒,甚至是上乘葡萄酒,都讓你品嘗到喧鬧,但只有最優質的葡萄酒,才能讓你品嘗到寂靜。」「寂靜不僅是不喧鬧,而是永恆的存在。」

「我因此也開始思考兩種釀酒人和飲酒者之間的想法分歧:那些認為葡萄酒是『釀造出來的』,和那些認為葡萄酒是『長出來的』,各是兩種根本上互斥的葡萄酒和生活哲學。」

「如果將酒托得太緊,它就不能與你共舞,托得鬆緊有度,它會與你一起滑步舞過地板,彷彿你是一個個體。」

「你的味覺不是一件你擁有的物品——它是你的一部分。你不是用味覺品嘗,而是用整個自我品嘗。」

「有些葡萄酒自身複雜,但止步於此。不過,有些葡萄酒似乎體現了生命的複雜,這就是我們望向天空看到的景象。」「嘗試區分真正的複雜和繁複之間的差異。後者通常令人沮喪,但前者通常很棒。」

「樸實:這代表一種想要與你的餐點、心境或社交場合搭配的葡萄酒,而非那種需要主導整個注意力範圍的酒。」「樸實的葡萄酒在這個時代瀕臨滅絕,因為力度被高估了。使用粗體字並不表示真的言之有物。」

「手工概念的基礎是對不完美的欣賞,不完美與我們自身、我們人類以及整個大自然中觀察到的事物相符合。」「大自然可能崇高,但並非完美。」

「如果你意識到這個世界,事物便會引起你的注意,其中之一是美。」「葡萄酒是一種通往各式美的道路,從漂亮到迷人,從飛逝到邏輯,從熱情到哀愁。」

「最終,我們必須保護的不是偉大,而是獨特。保護獨特,偉大就會應運而生。」

──是的是的是的!從來所愛所求所繫的葡萄酒,正是這樣子的。

且不只葡萄酒,世間所有動人物事,皆當如是。

 

《威尼斯共和國》.Thomas F. Madden.馬可孛羅




去不了威尼斯,就讀威尼斯吧!──近幾年不斷重複的同類型老話,然自己也無法確定,此般閱讀,是真的療慰了驛動之欲,還是加倍煎熬焦心

愛史如我幾個月來沉浸慢讀的一本長河級恢宏史作:自西元五世紀、羅馬帝國分崩離析,劫後生還者逃往亞德里亞海畔的沙丘潟湖區起始,繼之從水中克難村鎮、一步一步興築起傲視統領地中海陸的水上帝國;卻因大航海時代來臨、西歐新列強崛起而逐步走向沒落、覆亡,只留一座華美壯麗之城,成為世所痴迷的觀光勝地……一千五百年來演進變遷軌跡,一一書中歷歷。

曾三度造訪威尼斯、對此城懷抱至深眷戀與懷念如我,展讀之際,一方面過往旅行回憶栩栩,一方面卻因作者的嚴謹考據、縝密梳理與生動描寫,最重要是穩穩立於威尼斯角度忠實觀照、清明析論,遂而彷彿一回重新重頭邂逅、相識與理解,俯拾盡是新知新得新意:

比方舉世唯一、真正承繼古羅馬模式且維持長達千年之久的代議制共和政體;各種現代金融產品,許多都來自以商業以貿易為命脈的威尼斯的發明;對於所信仰宗教的堅定護守、不計代價堅持捍衛,卻又同時得能藉由健全體制的確立,將教會與世俗權威清楚區分開來……

且不只水都本身,隨著帝國版圖與勢力的消長,周邊歐亞國度地域、地中海諸島的興衰起落,也隨而一一涵納;當然,最動我心還有,今日輝煌璀璨水都風貌,城市紋理、建築屋宇、水道橋樑、路徑街巷、廣場市集之如何成形如何變遷也一一細述鋪敘此中,讀之神往。

然後,書之末尾,你我多少熟悉的,二十一世紀此刻,威尼斯所正面對、奮戰著的「生態環境惡化、工業污染、企業貪婪、市民逃離、橫衝直壯的魯莽遊客」困境,讀來固然驚心,但完讀這一千五百年史事史紀史論後,對深深理解、也深深愛著威尼斯的作者的看法,卻同時更覺共鳴:

「威尼斯人有句諺語說:『始終搖搖欲墜,卻永遠不倒下。』在上兩個世紀裡,死亡與威尼斯是一體兩面的概念。」「一方面來說,威尼斯早已死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威尼斯依然生龍活虎。」「威尼斯精神,依然生氣蓬勃。」

「作為君主王政時代裡的共和國,又在農業封建制度下實施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威尼斯一直都和世界保持距離,但又同時投其所好。從那個角度來看,什麼都沒有改變。」

「就這樣,如現在這般,威尼斯仍是榮譽與利潤之都。」

 

《家的永恆滋味》. Fanny Singer. 麥田




這本書,可以有好幾種讀法:

首先,若和我一樣,是長年仰慕Alice Waters的粉絲與理念追隨者,那麼,此書可說提供了絕佳角度,得以近窺大師風采、生活日常、身教言教,如沐春風。

也可以當做一本飲食文學書。藉由這對名廚與作家母女、以及圍繞身邊親朋密友夥伴的人生故事,還有紙上滿滿流溢的一段段美妙入廚與餐桌時光的娓娓刻劃描繪,人與食物、人與人間的熱烈溫暖情致情繫款款流露,陶醉神往。

可以是一本美食旅遊書。普羅旺斯、庇里牛斯山、阿爾薩斯、巴黎、加州鄉間、墨西哥瓦哈卡、以至美國公路橫貫之旅……不同國度地域的食材食物、市集食鋪食肆、風土景致人情,以及所因而激盪、觸發而生的一道道誘人菜色,在書頁裡交織流轉,引人入勝。

還可以當做一段歷史來讀──是的,一幕幕惹人食指大動的場景背後,美國自六七〇年代以降,由 Julia Child  M.F.K. Fisher Alice Waters等美食名家以及受其提攜啟發的後進們所聯手帶領的,因受法國料理與飲食文化沾被涵泳,繼而在美國全面點燃的回歸自然、回歸風土,回歸食材與美味本質,連結土地與餐桌的這一段風起雲湧飲食革命歷程,也同時栩栩鮮活呈顯其中,意義別具。

當然,這也是一本食譜書──話說,全書讀畢後才發現,我在紙頁上的密密畫線,極高比例竟都在食譜上:爐烤雞蛋(哪裡可以訂製那根蛋杓?)、燉雞湯(我喜歡芬妮的版本)、蒜味鮮蝦、辣味蛤蜊湯、回家義大利麵、帕妮絲之家的披薩麵糰、法蘭索瓦的茴香風味橄欖、納塔莉的沙拉……無不令人垂涎心動,直想馬上做做看!

 

《歡迎光臨町中華》.北尾杜呂.馬可孛羅




是一部深刻記錄了外來飲食於日本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繼而成長茁壯成自我獨有樣貌與勃勃生命力的動人記史與記事。

說的是「町中華」:「町中華是那種在任一街區都存在一兩間的大眾料理店」,「方便、能在短時間內上菜、一千日圓可以吃飽就行」……是雖起源異國,卻因緣際會綿密融入日本在地市井庶民日常生活的料理店形式。

自言「年輕時深受町中華照顧」的作者,有感於此類型食舖的正逐漸沒落,除了自組「町中華探險隊」四處搜獵、記錄相關店家,並以此書娓娓述說歷來發展源流與人事物事故事。

尤其引人入勝是,不僅隨作者之筆與腳步,細細瞭然了町中華的一頁歷史,更從中窺見,日本自二戰至今的飲食面貌演化與變遷:

因戰後食物匱乏加之美援麵粉的大舉進入而促成麵食的普及(是的,在台灣也可發現同樣的繁衍路徑),拉麵與煎餃如何藉著町中華之興而一步步成為街頭遍見的國民料理,泡沬經濟時代的蓬勃外賣風景,外來中菜與在地和食如何在町中華內和諧攜手一體……

還有,明明產自日本的味精竟然是藉町中華之力才終於反攻回日、並成為作者心目中町中華的代表風味(苦笑),大品牌集團式連鎖店崛起後對社區獨立特色食店的打擊,以及,在走向衰微同時,此刻經營者們如何藉由緊密的彼此連結和強烈願心奮力再起。

讀來不僅津津有味食指大動,也再次對這世界與各時代裡的飲食流動、交會形貌軌跡又有了更開闊紛呈深入的看見和領會,感觸啟發良多。

 

《就是走路》.Erling Kagge.大塊文化




明明四體不勤宅性堅強之人,然而卻對各種「走路」書情有獨鍾,多年來讀過許多,一一有滋有味,長留我心。

原因在於,即使走得不多也不遠,但我喜歡散步。一個人、兩個人,行旅途中、常日生活移動過程裡,山林原野田園水畔、城鎮村郊巷徑間,不管是計畫中或偶然興起,那些徐徐行走著、悠悠顧盼靜觀的時光,總是分外凝定甘美難忘。

遂而對這本小書分外萌生共鳴。登山家、極地探險家、天地四方走路經驗無窮豐富的作者,以優美文字娓娓述說多少年來在這漫漫行步人生中的所走所聞所見所歷所讀所感所想、繼之從中領會體悟積累歸納而得的走路之樂之美之境,此中雋語洞見哲思處處,咀嚼玩味不盡:

「每次走路都各有不同,但回想起來,我發現其中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內在的寂靜。走路和寂靜是一體的。寂靜很抽象,而走路很具體。」

「一步接著一步往前走,是人類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走路的同時,生命延長了。走路擴展了時間,而非掐縮了時間。」

「人類應該願意為了獲得自由而苦勞其身。如果你永遠選擇阻力最小之路,挑戰最少的選項永遠會是你的第一選項。那麼你的選擇就會一成不變,早在預料之中,這樣不但活得不自由,也活得很無聊。」

「走路就是展開內在的發現之旅。周圍的建築、臉孔、標誌、天氣和氣氛會塑造出不一樣的你。」

「走過,路就封了起來,當你回頭,看到的是你再也不會踏上的路。」

「一開始想著終點,就抵達不了終點。」

「走路,也就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的能力,創造了我們。」

 

《夏的故事》.川上未映子.時報出版




四月島東行隨身小說。作為旅行讀物雖稍沈重,然細膩優美文字、綿密入微故事與心緒情致刻劃卻深深撩動我心。

是完完全全女性視角、女性思考,以女性處境為出發、觀照的作品──套句書中我頗欣賞的人物、任情率意特立獨行的女作家遊佐的話:「就是身為女人到底有多痛這件事啊!」

家庭、婚姻所遇非人之痛,對身體樣貌焦慮之痛,對性與生育本能的未能圓全與猶疑困頓之痛,以及此中隨而反映的,整體造成這許多「女人之痛」的現實既成社會結構之下,女性之如何自處、自覺,自身之需求欲望願想如何安放安頓……一一隨著情節故事的演進,細細述說、呈現、探討。

然後,故事漸入尾聲,那些痛的苦的、晦暗的艱難的哀傷的、無從喘息絕望掙扎的,卻依稀浮現了路和答案,與光。

「活在世上雖然會遇到許多阻礙,但是,一百年也只是轉瞬間,不只是一個人的人生,整個人類的歷史和宇宙相比,連眨一下眼睛的時間都不到。一想到我們在這哭泣、歡笑,就能振作起來吧!」

「人類是種神奇的生物,明知所有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但還是會哭會笑會生氣、會創造和破壞各種東西。」「活在世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喔,即使明知自己會消失。所以不要悶悶不樂,拿出精神來吧!」

「與其遺忘,我想選擇錯誤。」

「漆黑之中……我目不轉睛的看著那道光,伸出手想碰觸那光,伸直了手想碰觸它……」

即使痛,仍然依憑此身此心奮力邁進,伸直手,光,就在前方。

 

《偽魚販指南》.林楷倫.寶瓶




一場餐會上邂逅了楷倫和這本書。本以為是一本談魚談海鮮的書,開讀後才發現其實並不是、或說不只是──與其說談魚,不如說是從魚談人生、人事與人世。

剖心談的是自己的人生。關於被迫生於、困於魚販宿命裡,難能逃躲掙脫的淚與苦與不甘;關於此中和血親間無奈無力難能離斷的愛憎與羈絆。也談魚市裡的眾生,周遭同樣在各自境遇境地裡掙扎生存的同行們,以及形色來去人客的百態面目面貌。

一頁一頁,字字句句,以著生動淋漓細膩之筆,叨叨絮絮娓娓述說描摩,讀著,彷彿跟著跌入魚市裡的某處黝暗濕潮角落,為那腥濁暗影哀哀重重包圍,不忍直視,難以喘息。

但在這暗影裡,遂益發清晰察覺是,絲絲涵藏其中的光亮:來自妻兒的、友朋的柔情相繫與伸手拉拔,以及,在這苦與掙扎裡點滴淬礪出的、洞見人事世事魚事的敏慧犀利視角,還有,終究昂首前邁、一步一步撥雲見清朗。

是深深觸動人心、另開新徑獨具一格的飲食與人生書寫,低迴再三,餘味綿長。

 

《夜巡貓 1~6》.深谷薰.大塊文化




怎麼會有如此動人的漫畫?……展讀過程中,滿懷相見恨晚驚喜,整六冊一口氣完讀、繼之反覆重讀回味過程裡,我不斷如是嘆息。

話說,走上電子書之路開始密集讀漫畫以來,所讀多屬飲食類別,此套純因貓主題之誘而開讀(結果發現有關食物的描寫也不少……),竟就此傾心折服。

一則一頁、篇幅極短,早期畫風甚至可曰粗糙,卻是寓意深意餘味後韻強勁。

內容以堅持只肯自由流浪的貓兒遠藤平藏、緊密相伴的獨眼幼貓重郎為主軸,夜夜出巡,循著「眼淚的味道」,四方尋覓「心裡在哭」的憂傷人們給予慰藉;於是,夜巡之路上,在人世裡苦苦掙扎的人兒、街頭流徙求生的野貓、還有願意與人相互認定歸屬依偎的家貓們之面貌身世遭遇故事一一栩栩歷歷。

而最動我心、每每讀之泫然欲泣在於,即使俯拾盡是巨大殘酷現實裡難能喘息的無能無奈無力苦痛,然與這揪心哀苦傷痛同時存在,是人與貓、人與人、貓與貓間的彼此陪伴、扶持、照拂、牽繫,真情真愛真心意;而後,從中點滴浮現、望向走向光亮與希望與幸福的微笑和願心和勇氣。

太暖心的作品!已經滿心期待直想繼續一路追讀下去。

然後,猜得到嗎?全書裡,最讓我另眼相看,每見都覺莞爾會心、由衷萌生共感共鳴的貓角色是…… 

──答案是「莫內」。那三千關愛呵護在一身、寵了個任性驕縱無法無天、世界全只能繞著我轉、儼然王者般的囂張跋扈氣勢,嘖嘖,簡直完全就是咱家這混世魔王 miki的化身無誤哪!

 

《異世界居酒屋「阿信」1~12 》.ヴァージニア二等兵、蝉川夏哉、転.台灣角川




之前提過,一步踏入電子書世界後,因著再不擔心大量實體書本無處堆放,遂開始放懷縱情讀漫畫。通常穿插於日常主力的智識類歷史類閱讀間,常能油生一種彷彿放假般的輕鬆感,卻也自有新得啟發在此中,其味陶然。

而除了去年著迷的野炊露營登山題材,食物主題也很愛,今年分外沉迷、則是一口氣接連追讀12集的《異世界居酒屋「阿信」》。

好奇妙的情節架構設定:一家正統日式居酒屋,因神祕不可知的因緣聚合,竟然跨越時空隔閡距離,在遙遠的古代歐洲城鎮裡開張。

因而創造出獨樹一幟的視角,得以從時代地域背景、飲食與生活文化皆截然迥異的另重角度,從形式型態、菜式食材、酒品器皿服務等等大小環節,細緻探究、呈顯「日式居酒屋」此種獨特餐飲業態以及食飲之形貌特色,以及享用徜徉之樂之趣。

且不只居酒屋本身,讀來尤其娛樂性十足還有,虛擬的古都風情:那些遠在東方的我們、自小到大藉由童話書的描摩刻劃而一路想像神往的遠古歐洲種種:皇室、貴族、教會、女巫、工匠、士兵……充滿遙遠陌生異國異地色彩的故事與人情,就在這居酒屋的場景裡一幕幕發生、上演,東西今古交映交織,讀來屢屢莞爾拍案,也太有趣!

唯一後遺症是,弄得本就長年沉癮此道的我更是變本加厲,天天都想上居酒屋、想吃居酒屋料理,饞欲高張,難能消停哪!


 
公告欄
【講座】11/6~11/27 台中 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閱讀,飲食的風土」。早鳥票正式開賣!

已成年年閱讀圈盛事的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今年來到第五屆,這回榮幸應邀加入其中,將自11/06起一連四週、每週三晚間,以現場與線上直播方式同步登場。題目呼應本屆主題「建構,迎向地方永續的無限可能」,以「閱讀,飲食的風土」為題開講……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