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第三屆500碗頒獎典禮

 
 
 
 
 
 
 
 
 
 
 
 
 
 
 
 
 
 
 
 
 
 
 
     

  聯合報 500 碗第三屆,也是我第三度擔任評審參與選碗,受邀來到揭曉典禮現場以評審代表身分致詞同時頒獎。

年年在現場,次次最動容是,典禮上看到上台受獎的小吃店家們的歡喜與驕傲臉龐,也越來越懂為什麼主辦單位如此堅持在舞台上一碗一碗隆重當堂將獎牌送到每一店家手上……

—— 即使無法每一位都親身到場,但能夠一定比例讓這些在台灣各角落默默打拼的小吃廚人們能夠有這麼一刻發著光站上舞台,讓我們為他們的長年不懈心血付出和投入歡呼鼓掌,這個獎項,就有它的存在價值和必要。

恭喜入選者。一如我在受訪時所談,500 碗三年至今共選出一千多店家,隨著歲月累積,期待越來越完整清晰勾勒台灣小吃的形貌。

然後,致詞當場,由於我的選碗理念和心得已在報導中盡數闡述,遂就不再多談,決定藉此難得機會說說我認為的、小吃之所以讓我一往情深的特質與內涵,還有,在這特別的時點,我的心裡話。講稿載錄在此,與大家分享:

「天生對食物極博愛,(朋友說我:打擊範圍超廣……),什麼都愛、什麼都吃,但能直擊我心、我的至深之愛,始終是小吃。

我如此摯愛小吃的理由,在於真正動人、長年備受愛戴、久久難忘的小吃,定是一國一地在地風土的展現,與在地風土緊密相連。

它既本真、又誠實:小吃因形式緣故註定無法走向複雜,遂而,新鮮現取食材、點到為止烹調,忠實反映土地、反映本產食材之美之惠。

它既能連結又踏實:有別於 Fine Dining 高級料理,小吃絕非一人一店所能創作和成就,只能在市井常民生活中點滴孕生,是地域、時代在長長歲月和百姓生活裡薈萃融匯成形,在整個國家、整片土地四方的『我家巷口』凝聚而生。

——這種種,正是我畢生在飲食上的傾心追求,而小吃體現了這一切。

小吃形塑了我看待生活、人生,看待這世界、看待台灣的角度和方式。讓我在這個認同複雜的國家,且因種種內外在因素而越來越紛擾多亂、困境與挑戰重重的時刻,始終不迷失、不動搖、不遭牽動蒙蔽,清明知道、堅定相信:

什麼才是真正能夠連結我們安身立命的這小小多山的美麗之島之土,守護未來,守護這片土地固有既有的生活方式與價值、同時也守護獨屬於我們的台灣小吃的面貌滋味能夠恆長存續的路與選擇。

這是小吃教會我的事。而我知道,只要是真正懂得小吃、愛小吃的人都和我一樣,有著同樣的明白和堅信。

是的。身處這關鍵時分,若有任何困惑、猶疑,不知該何去何走,那麼,就看向土地、看向小吃吧!答案就在這裡。一起努力!」
     



 
公告欄
【論壇】9/22(一) 「500盤五週年論壇|500盤五年來,餐飲圈的變與不變」

內容包含五年來經歷疫情和趨勢變遷,整體餐飲環境出現哪些改變、哪些又是恆常不變?餐飲圈5年來的關鍵現象、各種飲食類型在這段期間的變形與進化、Fine Dining風潮與CP值追求之間的消長觀察,與從500盤的歷屆榜單,可以看出什麼樣的餐飲文化與餐桌風景的變遷……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