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奢華,我的書房
- 2025-05-19 訂閱電子報
-

前言:算算,自2013年末小宅全面翻修、重新入住至今已超過十載,此刻,即將舉步邁入下一階段當口,回顧昔年種種以至這一路以來的此中生活點滴,俯拾盡是甘美回憶。 遂而想起,當時紀錄居家重構歷程的《家的模樣》一書中還有些篇章未曾在網站上張貼過,故決定再找出來,略做修飾改寫後與大夥兒分享,以為留記: |
說來有趣,近三十年前剛剛住進小宅時,完全不曾預料到有那麼一天,我會成為在家工作者。然那時刻,出乎寫作人的願望,我還是要求,定要把我的書桌擺在光與景日夕俱佳的地方。
然而其時,各種貪婪太過,面景處已頗擁擠,只得與餐廳共用一區,硬生生擠在餐桌旁。
當下已顯侷促,等到職涯轉換、全天候在家上班後更覺尷尬,不僅距離主書櫃動線稍嫌曲折,查閱參考書籍都得來回奔跑;置物與檯面空間不足更導致忍不住常將工作版圖往餐桌延伸,每到吃飯前都得先清桌子,不管工作或用餐,氛圍心情甚至步調節奏都受影響。
於是,十多年前小宅全面翻新,得以重頭再來,書房自是改造要務之一。
在設計師靜敏的設計下,他將原本的廚房位置大方一筆劃歸書房使用,同樣坐擁大窗,天光與景致依然優越,卻終於能與其他空間斷開,安靜獨立不受干擾。
當然面積也因而變得寬廣大器,可以容納下長長的L型工作桌和層架,抽屜櫥櫃充足,一掃過往被堆積如山資料書籍幾乎淹沒的左支右絀,好生舒坦。
桌檯後方則是榻榻米區。──長年旅行日本,我對榻榻米一直很喜歡也習慣,但卻對許多台灣住宅常有的「和室」沒有太大好感;總覺得實用性很低,到頭來往往只淪落充作堆放雜物之用。

結果,改造前去了靜敏家,卻發現他竟把全宅景觀最佳處留給了榻榻米,且因規劃得宜,反成令人流連不去的迷人角落。
讓我不禁心癢心動躍躍欲試。後來,在他的建議下落腳於此,當然指定鋪設的是我素愛的方形無邊「琉球疊」,覺得比常見長方有疊緣的形式更簡約耐看;面積不大、小小巧巧共只六枚,雅致素樸,習習草香聞著尤其清新。
就此成為家中另一重要「居心」之所,平日工作之餘或查找翻閱資料時常在此小坐暫歇,夏天午后偶在蓆上偷閒小睡一晌,意緒煩亂時也來此盤坐靜定,深得我心。
後來,家貓miki來家,個性與前貓小米截然不同,既黏人又活潑好動調皮淘氣,日日都得花上不少時間陪它玩耍,這兒竟成我倆日常翻滾打鬧之地,連貓窩貓跳台以至貓玩具都落腳在此,玩累了,便人貓一起直接躺倒,相互磨蹭撒嬌偎依,好生甜蜜。
然後榻榻米區與廚房間之中介中隔位置,就是此次翻修計畫的又一核心重點、或說嗷嗷待救「沈痾」:我的書櫃了。
長年來苦於書量太大房子太小委實不知如何容納,這回,雖已痛下決心大刀闊斧盡量捨離,卻還是希望能有充裕空間容納所需。
果然不負期待,圖面出爐,靜敏大手筆畫出一座由地到天橫貫全宅最中心的巨碩書櫃一座。算算,即使不過分堆疊,兩向前後再加上其他次書櫃、幾處書架,顯然綽綽有餘。
後來,歷經一番難分難捨含淚淘汰後的所餘書籍,分門別類全數上架,面朝公共空間處放文學小說散文、建築、藝術、歷史和旅遊書,書房這方則是飲食和食譜書的家。

之後至今,雖漸漸還是從原本的從容有致,一步步越見滿載,卻好在還能從容裕如不顯逼仄,滿足不已。
而雖然歡喜得能擁有獨立書房與充裕書櫃,但還是希望能與公共區域間保留一定程度的通透開敞,尤其因經常邊工作邊做菜,廚房書房兩邊奔忙,兩方之彼此聲息相聞更屬必要。
遂請靜敏略作更動,將原本圖面中兩方書櫃間的隔板全部拿掉,一任開架,更明朗明亮外,從工作桌轉頭可望爐灶,從中島處擡眼便可見螢幕閃動;不管是湯水燒滾了、燉菜開始香氣四溢、沖茶計時器開始嗶嗶鳴叫,亦或有同事線上來訊、檔案傳到,一有動靜便可立刻衝回照看。
是在家工作者兼煮婦之不得不然。看似忙碌多工但也是生活裡的尋常之樂,踏實陶然。
※ 關於我的私宅改造之完整過程與理念已於2015年結集成《家的模樣》一書。歡迎捧場!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線上課》已正式開課!內容涵蓋多年積累而得的家常輕鬆美味入廚訣竅、茶酒學問與享樂門道、餐桌與廚房選物用物心法、擺盤與餐桌佈置訣竅。此刻七折起優惠中。歡迎執著追求「認真享樂,用心生活」的朋友們一起加入!

前言:算算,自2013年末小宅全面翻修、重新入住至今已超過十載,此刻,即將舉步邁入下一階段當口,回顧昔年種種以至這一路以來的此中生活點滴,俯拾盡是甘美回憶。 故而想起,當時紀錄居家重構歷程的《家的模樣》一書中還有些篇章未曾在網站上張貼過,故決定再找出來,略做修飾改寫後與大夥兒分享,以為留記: |
說來有趣,近三十年前剛剛住進小宅時,完全不曾預料到有那麼一天,我會成為在家工作者。然那時刻,出乎寫作人的願望,我還是要求,定要把我的書桌擺在光與景日夕俱佳的地方。
然而其時,各種貪婪太過,面景處已頗擁擠,只得與餐廳共用一區,硬生生擠在餐桌旁。
當下已顯侷促,等到職涯轉換、全天候在家上班後更覺尷尬,不僅距離主書櫃動線稍嫌曲折,查閱參考書籍都得來回奔跑;置物與檯面空間不足更導致忍不住常將工作版圖往餐桌延伸,每到吃飯前都得先清桌子,不管工作或用餐,氛圍心情甚至步調節奏都受影響。
於是,十多年前小宅全面翻新,得以重頭再來,書房自是改造要務之一。
在設計師靜敏的設計下,他將原本的廚房位置大方一筆劃歸書房使用,同樣坐擁大窗,天光與景致依然優越,卻終於能與其他空間斷開,安靜獨立不受干擾。
當然面積也因而變得寬廣大器,可以容納下長長的L型工作桌和層架,抽屜櫥櫃充足,一掃過往被堆積如山資料書籍幾乎淹沒的左支右絀,好生舒坦。
桌檯後方則是榻榻米區。──長年旅行日本,我對榻榻米一直很喜歡也習慣,但卻對許多台灣住宅常有的「和室」沒有太大好感;總覺得實用性很低,到頭來往往只淪落充作堆放雜物之用。

結果,改造前去了靜敏家,卻發現他竟把全宅景觀最佳處留給了榻榻米,且因規劃得宜,反成令人流連不去的迷人角落。
讓我不禁心癢心動躍躍欲試。後來,在他的建議下落腳於此,當然指定鋪設的是我素愛的方形無邊「琉球疊」,覺得比常見長方有疊緣的形式更簡約耐看;面積不大、小小巧巧共只六枚,雅致素樸,習習草香聞著尤其清新。
就此成為家中另一重要「居心」之所,平日工作之餘或查找翻閱資料時常在此小坐暫歇,夏天午后偶在蓆上偷閒小睡一晌,意緒煩亂時也來此盤坐靜定,深得我心。
後來,家貓miki來家,個性與前貓小米截然不同,既黏人又活潑好動調皮淘氣,日日都得花上不少時間陪它玩耍,這兒竟成我倆日常翻滾打鬧之地,連貓窩貓跳台以至貓玩具都落腳在此,玩累了,便人貓一起直接躺倒,相互磨蹭撒嬌偎依,好生甜蜜。
然後榻榻米區與廚房間之中介中隔位置,就是此次翻修計畫的又一核心重點、或說嗷嗷待救「沈痾」:我的書櫃了。
長年來苦於書量太大房子太小委實不知如何容納,這回,雖已痛下決心大刀闊斧盡量捨離,卻還是希望能有充裕空間容納所需。
果然不負期待,圖面出爐,靜敏大手筆畫出一座由地到天橫貫全宅最中心的巨碩書櫃一座。算算,即使不過分堆疊,兩向前後再加上其他次書櫃、幾處書架,顯然綽綽有餘。
後來,歷經一番難分難捨含淚淘汰後的所餘書籍,分門別類全數上架,面朝公共空間處放文學小說散文、建築、藝術、歷史和旅遊書,書房這方則是飲食和食譜書的家。

之後至今,雖漸漸還是從原本的從容有致,一步步越見滿載,卻好在還能從容裕如不顯逼仄,滿足不已。
而雖然歡喜得能擁有獨立書房與充裕書櫃,但還是希望能與公共區域間保留一定程度的通透開敞,尤其因經常邊工作邊做菜,廚房書房兩邊奔忙,兩方之彼此聲息相聞更屬必要。
遂請靜敏略作更動,將原本圖面中兩方書櫃間的隔板全部拿掉,一任開架,更明朗明亮外,從工作桌轉頭可望爐灶,從中島處擡眼便可見螢幕閃動;不管是湯水燒滾了、燉菜開始香氣四溢、沖茶計時器開始嗶嗶鳴叫,亦或有同事線上來訊、檔案傳到,一有動靜便可立刻衝回照看。
是在家工作者兼煮婦之不得不然。看似忙碌多工但也是生活裡的尋常之樂,踏實陶然。
※ 關於我的私宅改造之完整過程與理念已於2015年結集成《家的模樣》一書。歡迎捧場!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線上課》已正式開課!內容涵蓋多年積累而得的家常輕鬆美味入廚訣竅、茶酒學問與享樂門道、餐桌與廚房選物用物心法、擺盤與餐桌佈置訣竅。此刻七折起優惠中。歡迎執著追求「認真享樂,用心生活」的朋友們一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