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在台灣,直入我心的十道甜點
- 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

聯合報500系列又一章。500盤、500碗之外,讓我倍加期待的500甜終於堂堂登場。
期待之因,首先當然是出乎重度耽溺甜點控的私心——是的,自小到大,甜點始終在我的常日飲食裡擁有絕高的重量級地位:午晚餐後的水果切盤(沒錯,對生於長於熱帶水果之鄉的咱台南人來說,這是甜點,而以台灣果物之睥睨群倫程度言,這當然毫無疑問更是甜點)、午後的午點時光、以至睡前宵夜時間的甜蜜犒賞……
晨昏朝夕、一年四季,是人生裡生活裡俯拾可得的小小悅樂與宴饗,沉醉留戀,無可自拔,理所當然渴望得見更多推薦與分享。
原因之二,是台灣甜點之精彩。在地傳統甜點已然無比多端:各式豆與凍與粿與穀與圓的甜湯以至刨冰,還有果品、漢餅、零食糕點;更遑論近年穩居食潮主流、優越領先程度足與國際接軌甚至超越的法式、西式之從傳統到創作甚至盤式甜點,以及中式、日式、南洋南亞等紛呈多樣滋味……如是輝煌,怎能不用力鼓勵、表彰高舉?
而榮幸繼盤、碗之外,再度獲邀擔任500甜評審,不出所料,癡心熱愛太過,選「甜」過程之猶豫為難挑戰一點不輸先前;然因是首年,遂盡量從經典與代表性角度出發,希望除了個人長年所依所愛之外,也能同時勉力展現、涵蓋,台灣過去現在甜點發展、特色、關鍵人事地物與風貌。
——遂而,十道甜點,十段曾經心折美味時光,照例留記於此,再次回味的同時,也和大夥兒共享。
最後同樣照例聲明:這是一份「純屬個人」的選單,完全依當時當刻之體驗心情心得、記憶中的感動與獨特程度,以及,多年來點滴凝聚而成的、我對食物之審美與愛欲標準作取決。
至於其他更多內容,關乎更完整選甜心得以至相關評論種種,則可參考相關報導與實況記錄,此處不再贅述。
※ 以下條列店家名稱、所選甜點與感言,順序依類別排列。點擊標題連結可看到完整食飲照片和相關資訊。
2025|甜點十道
台南市中西區 莉莉水果店|綜合水果切盤&當令果汁

外地人可能有點難以想像,然對咱台南人來說,水果,可不僅僅是尋常三餐飯後助消化的普通食物,而是博大精深有講究有眉角的美味;遂而,上經驗功力來源均高明深厚的專業專門「水果店」,把水果當上乘甜點享用,始終是府城固有精緻飲食生活文化和習慣的一環。
因而城中各處水果店林立,此之中,我從小吃到大、至今仍是最習慣與最依賴者當非莉莉莫屬。他的綜合水果切盤不僅一盤裡各式當令果物齊聚、且種類多樣,很夠意思。水果切盤之外,不可錯過還有夏季必吃的蜜豆冰,以及隨季節輪換、每回光顧都有新汁新味的各式現打果汁,南台灣暖熱天氣裡,天天都想來一杯。
台南市中西區 八寶彬圓仔惠(國華街)|冷熱八寶甜湯

若論台式甜點世界裡,哪一類為他地少見、最具獨樹一幟在地特色與經典,我想,當屬由各式「配料」如綠豆紅豆花生花豆蓮子、粉圓芋圓粉粿粉條粉角白木耳、薏仁麥角圓仔、地瓜芋頭、仙草愛玉豆花杏仁豆腐、以至李鹹與鳳梨蜜餞………等等所組成,一般未有明確定名,或稱八寶、或含糊單舉粉圓或豆花為代表——我則習慣以「甜湯」統稱。此類甜點看似平易市井,實則從材料挑選到處理工序、以至糖水本身皆極費工繁複,是我眼中傳統台灣食物「精緻都在骨子裡」的又一展現。
而從小吃到大的一家,則是國華街的八寶彬圓仔惠。數十年至今,每一配料每一細節都達致水準,冬吃熱甜湯、炎夏加剉冰,各有其樂。
宜蘭頭城 小涼園冰果室|綜合八寶冰

熱帶亞熱帶交界的台灣,夏天特別漫長,冰品自然而然成為本地甜點中絕對重要必要的一支。而台式冰品裡,則尤以刨冰最是經典台灣味,多少年來,從古早傳統到新派創意,繁衍出多元多端面貌滋味。
此之中,讓我分外印象深刻是頭城小涼園的八寶冰,優越處不只在於每種素材之個別品質與搭配皆出色,還在於其有別於一般光就是冰+料+糖水,而是別出心裁別具匠心將配料處理成大小一致且彼此混合均勻,享用時各種味道口感交織一體,既傳統又精緻有新意,口感既紛呈又和融,佩服不已。
彰化市 不二坊|小月餅

在地友人分享緣故,早在蛋黃酥狂潮全台席捲之前,就已嚐到無疑此中一霸的彰化不二坊,皮酥餡香蛋黃潤,當下圈粉。後來家人因事常訪彰化,遂不時買來解饞,漸漸吃成習慣。
因此邂逅了旗下商品中相對較少關注討論,遂被戲稱為「不二坊隱藏版」的小月餅,對以台味漢餅言原就更愛綠豆椪的我來說無疑加倍合心合味,外皮酥薄,豆沙牛奶餡甘柔綿細,香氣滋味芳雅含蓄,百吃不厭。
台中市中西區 堂本麵包店|經典原味蜂蜜蛋糕

和阿洸師傅相識多年,他的作品,從各式麵包到甜點,始終都在我的日常餐桌上佔有絕對重要地位。其最讓我折服處在於「精準」:準準確確將應有能有的上佳質地和風味,淋漓盡致表現,無疑是長年長年心血投入、鑽研,方能積累而後達致的技藝與洞見。
此之中,我與家人吃最多、依賴最深的莫過於他的蜂蜜蛋糕,有段時間甚至爸爸還拿它當早餐、日日不可缺。蜂蜜蛋糕由來自日本的カステラ長崎蛋糕,因日治歷史緣故,早早就深入台灣各角落、成為國民日常西點之一,各首善城市都有老店名店身影。而堂本之作無疑其中佼佼者,吃過多種口味版本,一致質地鬆綿彈潤,幽幽蜜味蛋香與阿波和三盆糖之高雅糖香習習,叫人何能不沉迷。
台北市大安區 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國王派

在國內法式甜點領域中,Season主廚無疑是早期投入的先驅開創級人物之一。從他在高雄餐飲學校就學時期就相識,多年至今,眼見深受法國新料理與本格甜點傳統浸淫影響、對正統法式形式與技法始終抱持無比堅持的他,在一波波食潮起落中不斷奮勇前邁精進,感動銘心。
他的歷來膾炙人口作品嚐過無數,若非要選其一,我想,初嚐震撼度最高的應該是國王派了!早在近年風潮興起前就已經聞名,存在感十足的「兩千層」外皮極酥極脆,杏仁內餡則柔腴豐潤,且二者皆一點不濃膩,風味質地細緻輕盈,「空氣感」滿滿,十足功力。
台北市大安區 Yu Chocolatier 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巧克力千層

從工作室網購時期、一直到成為擁有國際聲量的知名巧克力創作者,一路追嚐畬軒的作品多年,他的夾心巧克力精巧細緻、甜點之作卻個性分明,形成趣味盎然對比。
而結合此二者的巧克力千層則是我衷心喜愛、一嚐再嚐的品項,嚐過分別入干邑與威士忌的版本,特別喜歡是泥煤威士忌版,雄渾強悍,派皮的焦香、巧克力的深沈濃烈苦韻,與海潮與泥煤芬芳洋溢的酒氣相互交織,稜角線條嶙峋畢露,沈醉不已。
台北市大安區 akeruE Dessert|睡蓮

法式盤式甜點領域裡,平塚牧人Makito桑無疑是從資歷、地位到創作表現都極具代表性且深受食圈敬重的一位。
他的作品中我最愛是這道「睡蓮」。早從2016年在樂沐首嚐便已無比折服傾倒,以豆花、冬瓜茶、茉莉花茶、接骨木等東西素材交織出極清逸清澈同時也極複雜的韻致,境界高遠。到akeruE時期則又一改版,除了選用最上等的茉莉花茶,還以熱沖+2°C 低溫緩慢萃取方式凝煉出幽幽茶氣與花香,為這道甜點注入全新魂魄與骨幹,更加著迷。
台北市中山區 栗林裏Li lin li|霞紫:仙草/葡萄/薰衣草

盤式甜點創作界近年頗受矚目且獨樹一格的一家。從料理跨足甜點、也曾於知名法菜餐廳歷練的背景,加之投注此中的強烈創作意圖,使Wise與 Sylvia的作品從思維、面貌、架構、素材以至手法技法,都帶有著濃濃當代法式Fine Dining形影與特質。
而歷來最得我心是初開幕首份菜單的壓軸這道:仙草凍、白毛台巨蜂葡萄、葡萄乾、發酵海鹽葡萄冰沙佐紅薏仁、枸杞和薰衣草糖漿,苦與甘、鹹與甜、鮮果與乾果、以至藥氣果味花韻草香……多重滋味口感奔放繽紛交錯、和融,令人驚艷。
台北市松山區 SENS|火烤甜椒/馬頓巧克力/血橙

一眾立足於法式餐廳的盤式甜點主廚中,Rona主廚也是我長年喜愛關注的一位,特別隨團隊來到SENS餐廳後更是大放異彩,手法表現既典麗精細又別見大膽巧思和創意。
此作為歷來印象最深刻的一道,出人意表以紅甜椒為主題,火烤後製成冰淇淋,佐搭馬頓巧克力布朗尼、牛肝菌 crumble 與血橙醬,甜椒草本系的辛甘、巧克力的深沉苦甘與橙味菇香紛呈交織,既頭角崢嶸又雄渾和鳴,著實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