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試試AI



AI成風,老派古板如我,雖態度上仍大致觀望,卻也不免隨技術一階段一階段飛般演化,偶爾好奇伸首探看。

當然第一時間還是務實考量工作怎麼用上,試了多種可能,寫作本身自是不想依賴它(坦白說實驗成果也很讓人頭大……),但即使是方向建議、分析評論、架構與題材討論、編輯整合甚至整理逐字稿也仍不得法。

——通常是初時似覺驚艷,一深入便漸漸走鐘,再催逼就開始滲入自說自話無中生有內容伴隨言語上的耍賴討好,甚至還偶見虛與委蛇拖延推託,弄得反而更費周章,一整個拿它沒辦法。

於是便先停下。倒是見各方圖像繪製功能瘋玩得起勁也不免心癢,上月回南車程上一時興起也來湊熱鬧:給出一張照片為基礎、並隨興試提幾個昔年或經典或欣賞的西洋畫派與畫家,請它師法其風格重新繪成畫作看看。

結果還蠻有模有樣。雖說再請它協助拼圖就狀況百出,只好還是自己手動比較快;但以圖片本身言,該派別與巨匠之畫風筆觸輪廓神髓算有抓到;尤其按年代先後: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印象主義以至現代……等各時期一路排列下來,彷彿一輪西洋美術史之變遷演示,趣味盎然。

從中再次領會,AI科技果然自有其潛力與能量,端看如何利用倚仗;至於究竟會對人類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劇烈牽動與深沉影響,就又是另一個課題了。

 
※ 圖註(外圈自右上起逆時針排列):中世紀宗教畫、威尼斯畫派提香、荷蘭黃金時代維梅爾、印象派馬奈、維也納分離派克林姆、野獸派馬諦斯、立體派時期的畢卡索、夏卡爾。



 
公告欄
【論壇】9/22(一) 「500盤五週年論壇|500盤五年來,餐飲圈的變與不變」

內容包含五年來經歷疫情和趨勢變遷,整體餐飲環境出現哪些改變、哪些又是恆常不變?餐飲圈5年來的關鍵現象、各種飲食類型在這段期間的變形與進化、Fine Dining風潮與CP值追求之間的消長觀察,與從500盤的歷屆榜單,可以看出什麼樣的餐飲文化與餐桌風景的變遷……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