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00盤,我覺得也同樣某種程度展現了台灣人喜歡的餐廳的樣子」,飲食旅遊作家、同時連兩年擔任500盤評審的葉怡蘭說,今年的名單與去年大不相同,但同樣表現了一定的在地觀點,「名列前茅的多為中菜、台菜,得盤數高的名單與米其林明顯有別,達兩百多家的摘盤推薦餐廳也足夠寬廣……」
連續兩年擔任評審的美食評論家葉怡蘭期許:「『500盤』應該要一年接著一年地辦下去,逐年改進,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地重要。」葉怡蘭指出,「500盤」今年進入第二屆,「不要忘了,《米其林指南》的歷史超過100年。今日《米其林指南》能夠具有這樣的能見度跟影響力,其實是透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來形成的……」
葉怡蘭將家中日常餐桌風景——兩菜一湯一飯,直接端上桌。將她最熟悉的台南家鄉味虱目魚,以義大利狂水煮魚的做法來處理,並加入酒釀、醬油、味噌等「鮮味素材」,以鮮味來橋接虱目魚的鮮醇與番茄的果味。主菜之外,葉怡蘭還設計了酸辣魚露拌生菜、剝皮辣椒蛋花湯,以及PEKOE的私藏調配冷泡茶來搭配,呈現出揉和台灣日常的混血台菜風貌……
葉怡蘭提到,為傳遞「日常」概念,將套餐設計為在家的餐桌風景:兩菜一湯一飯,在第三季端出自家日常餐桌料理「番茄味噌酒釀虱目魚」,一開始其實是想嘗試用義式狂水煮魚的作法來料理自己最愛的台南家魚─—虱目魚,但虱目魚味道剽悍,與番茄風味衝突,於是採用鮮味素材如酒釀、味噌、醬油作為橋樑,連結虱目魚與番茄的風味,更顯魚肉的鮮甜……
葉怡蘭笑道,在擺盤時特別要求希望讓虱目魚肚朝上,在享用時能看見魚肚的油脂與肥美,是她身為台南人的堅持!這一次葉怡蘭特別另外設計『酸辣魚露拌生菜』、『剝皮辣椒蛋花湯』作為搭配,也特選自家舖子 PEKOE 的私藏調配冷泡午後茶作為佐餐茶,希望讓讀者在作家料理的體驗上更加豐富……
葉怡蘭帶來「番茄味噌酒釀虱目魚」,她說,虱目魚是南台灣的「家魚」,一個星期可以吃好幾次,有時照三餐吃,早餐就在吃虱目魚粥。這次她嘗試以「義大利水煮魚」的料理方式來料理虱目魚,但過程中發現虱目魚本身味道非常強烈,會跟義式料理的香料打架,因此花了一些功夫加以改良,讓番茄、酒釀、味噌的香味互相搭配,充分展現虱目魚的香甜滋味……
葉怡蘭說,在家燒虱目魚是有「家規」的。虱目魚料理講究鮮度,清早買回家的虱目魚一定先煮湯,若放到了晚上,則改用乾煎的方式上菜,以鮮度決定料理手法。這次為作家餐桌設計設計菜單,最重要的主菜自然以被視為「家魚」的虱目魚當作主角。喜歡變化的葉怡蘭說,他很少重複做一道菜,最重要的秘訣就是選用各式各樣富含Umami鮮味的食材搭配設計菜單……
中央書局作家料理自供應以來,深受許多文學愛好者及饕客的喜愛,延續前兩季的熱潮,新一季中央書局邀請到葉怡蘭、王浩一及劉克襄,以「文學煮味、厚工封味」為題,創作出飽含風土情感、歷史底蘊的全新菜單……
中央書局6日將第三季作家料理擴大舉辦,把發表會移師至台北舉行,邀請到作家葉怡蘭、王浩一及劉克襄,以「文學煮味、厚工封味」為題,創作飽含風土鄉情、歷史底蘊的全新菜單,現場和大家分享料理故事外,也親自進行料理的展演,希望大家能一起感受到食物中的人文溫度……
回到台菜,僅有6家且全在台北、全只有一星;中菜則從第一年引發爭議至今,去年不增反減,今年不上不下,凍結多年,「評審完全沒看到近年中菜在台灣快速起飛,業主捨得投資、老將新秀齊出、名廚來台,料理到位且關注本地食材等顯著提昇…」,葉怡蘭嘆了口氣說,「米其林在中菜這塊明顯停滯不前。」……
葉怡蘭解釋,「今年名單竟然沒有任何一家升級,台中更是沒有新增入榜餐廳,幾乎都是站在原地不動,台灣餐廳不可能全都沒有進步吧?」至於高雄摘星僅只兩家,且原本在海外就是星級名店,雖說「正統名門」和「沾親帶故」原就是米其林指南的慣例,但還是讓人覺得欠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