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6 中國 東方衛報

【跟著葉怡蘭住旅店】
葉怡蘭在這本書中推崇的是一種旅遊的精神,一種放鬆自我的態度。無論你是喜歡大隱隱於世的低調,還是希望牧野鄉間的浪漫,相信這些旅館中,總有一個對你的胃口……

2012/02 中國 精品購物指南

【葉怡蘭 執手偕老的默契與共識】
從葉怡蘭的文字中,很容易見到散發著關於生活的智慧靈光,如果不是一個熱愛生活,秉承發現美好執願的人,又怎能從世俗樊籬的縫隙中洞悉生命的靈光。她愛旅行,愛美食,細細的咀嚼世俗客眼中的灰白,隨後吐出五彩的絲,織成一匹錦緞,展開一看,成就一幅理想生活的繪卷……

2012/01/17 中國 天津網-數字報刊

【那些世界的重口味】
我很喜歡看葉怡蘭的《極致之味》。因為視覺上的感受理解似乎多於味覺,她像個美食家,對著各種餐桌上的“道具”溯源,從簡單的對盤中色香味的享用,進一步往上回溯——產地、產區、莊園、品種、年份、季節、達人、工法……每一環節略有不同……

2012/01 香港 飲食男女週刊

【臺北夜消魂】
台北,24小時每個時刻都有她獨特的面貌和樂趣,夜晚時段亦然。台北的消夜,種類之豐富令人咋舌,從傳統台灣小吃、清粥小菜、海鮮熱炒、燒餅油條、飲茶點心、各式火鍋、日式居酒屋、歐風料理,甚至甜點茶酒咖啡都可任君選擇……

2012/01 親子天下雜誌

【101個改變人生的學習經驗─故鄉的小吃,味蕾的啟蒙】
「人說『富過三代,才知吃穿』,許多做美食工作的人,都是家世不凡的貴胄後裔,才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能耐;但我只是一個出身平凡的台南子弟,我從事飲食寫作,只是基於一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這個根源,則是來自於家鄉台南的情與味……」

2012/01 明周時尚雜誌

【貪婪而過癮─葉怡蘭】
提到葉怡蘭的名字,你會想到的是Aman Resorts和米其林星星?她像是一個領航員,引領我們乘著她文字的翅膀,去抵達那也奢華也簡約的國度,探索美食與旅行的意義。這樣的她,卻在新書《終於嚐到真滋味》裡,寫下旅途相遇、隱於市井的常民小館;原來,最讓她珍愛的美味不是繁華,而是樸真……

2012/01 台灣光華雜誌

【也是咖啡王國】
葉怡蘭分析說,台灣喝咖啡的歷史不長,反而能以開放態度學習、涉取咖啡新知。加上喝茶文化深入民間,講究茶葉的新鮮與分級,這種態度也擴及到對咖啡的品味,講求豆種、產地、鮮度、烘焙、沖煮等精緻度……

2012/01 香港 明報周刊

【葉怡蘭:情味台灣食材】
哈肯舖位於台北東區的小街內,驟眼看沒甚特別,但見小店人來人往,麵包一出爐,便有太太小姐們一湧而上買過清光,但身兼飲食旅遊作家與食材研究者的葉怡蘭,介紹哈肯舖的麵包,卻不純粹因為味道……

2011/12/27 聯合報

【這雙手,孵出溫度孵出美】
葉怡蘭說,從事設計的人容易被視覺所惑,但柳宗理的設計從來就不以造型來吸引人,而是回歸原點,從使用需求出發,讓每件器具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成為一種享受……

2011/12/25 台北文獻

【台北夜市文化】
「當然,有很多臺灣或臺北的夜市隨著歷史的推移與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常常覺得是高度商業化和都市化,往往成為傳統夜市的殺手。生活改變了,傳統的東西很容易消失。現在應該是我們要再回頭,在變遷的事物中去尋找我們的古早味……」

2011/12/18 聯合報

【養生DIY 米食】
葉怡蘭喜歡自己在家做菜,家裡必備冷凍白米飯、糙米飯、米粉,隨意抓幾樣材料,就可配成湯飯、燉飯、茶泡飯。她強調,好材料不必遠求,台灣出產的好米與米粉就很優……

Promotion
公告欄
立即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各單元最新文章、食譜、食記、遊記、生活與閱讀隨筆以及活動和講座訊息,第一手完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