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宛若歸家」,到「尋找家外之家」】
好的旅宿代表的意義,是脫離自己正常生活的空間,在這空間可以非常盡情倘徉其中。怡蘭不諱言,在追逐的過程中,像是在尋找「家外之家」。中間有意思的是,旅宿希望帶給旅客「宛若歸家」、而真正熱愛及享受旅宿之人……
【一點點舒心之必要──專訪葉怡蘭談生活、家、與《家的模樣》】
怡蘭每每以「舒心」來形容某件器物或某個點子合稱到位而不過份,人在其中,自然愉悅從容。想來「舒心」一詞亦很能充分說明她的美學:不要豪華奢侈,不要驚世誇富,簡單素樸又滿足一點點舒心之必要,足矣……
【從「宛若歸家」,到「尋找家外之家」】
家與旅宿,都是為了不斷去尋找安靜、安頓、舒坦,在這當中可以謀求安身立命。即使短短幾天住在旅宿中,怡蘭也冀求安頓之感,讓每一分時間的流逝裡,都有一種自由的味道,不論是家或旅宿,她都如此追求著……
葉怡蘭對於自己的生活下了這樣的註解,「工作和生活完全交融,但我樂此不彼。」她享受生活,並且悠遊其中,以享樂為終身職志,細細品嚐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享受生活‧樂在家居】
深受眾多粉絲喜愛的知名旅遊飲食作家葉怡蘭,被公認為最懂得享受生活的達人之一。她不僅非常講究吃,在旅行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與想法,甚至對於「家的模樣」更有一套自己的哲學;今年四月,她公開翻修過後的「家」,與粉絲們分享她心目中的完美家居……
【葉怡蘭的純粹美學】
從中學時期因閱讀的觸發開始,葉怡蘭就徹底愛上了美食、茶道、民藝、建築等與美有關的物事和文化,對在府城台南出生長大的葉怡蘭來說,從小餵養她的台南小吃的本質,是「純粹」與「簡單」的滋味,將當令食材用對的方式烹煮,追求一種單純卻足以撼動人心的味道,這也成為日後影響她看待日常生活周遭之美的標準……
【台北怡蘭家之二,起居傍河景而生】
怡蘭說,當年第一次裝潢時,書桌就擺在餐桌旁,幾年後她成為專職作家,長時間待在家裡,這時明顯感受到,這樣的規劃已不適合她,一來桌面不敷使用,東西很容易堆到餐桌上,讓她有種工作與生活混雜在一起的凝滯感;二來書桌位於活動動線上,工作時很難排除外界的干擾……
【台北怡蘭家之三,衛浴】
如果說,中島廚房實踐多年的料理之夢,那衛浴則是葉怡蘭將各頂級旅館的衛浴好設計集大成之作。衛浴的格局變動頗大。原主臥衛浴空間狹長,浴缸與淋浴間分兩邊,中間是長長的洗臉枱,這次改造,特別將淋浴間設計在浴缸旁,怡蘭說,「就不用披著浴巾在淋浴間與浴缸間跑來跑去」……
近幾年食安事件暴露了消費者在飲食上良品選擇的問題,葉怡蘭決定投入本土自營產品的研發,她有自信這座百花盛開的寶島是有能量的,更從使用者的角度重新思考產品包裝—不過度、好保存、方便下廚者使用,回歸料理的本質……
【用人生來裝潢 葉怡蘭家的改造 】
知名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住了十七年的中古大樓,因生活的閱歷充滿,及工作型態的由動轉靜,但又買不起坪數更大的房屋,於是花了一年的時間大改造,將臥室與客廳位置整-個對調,並且以超大開放式廚房,為家的最核心……
【用人生來裝潢 葉怡蘭家的改造】
「我是南部的小孩,對我來說,很燦爛的天光和明亮,一直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有一扇大窗,不管在生活中或是旅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