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觀點#09 

《台灣味道》



作者:焦桐

出版社:二魚文化

台灣餐飲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是法國旅遊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三月份首度推出了台灣篇綠色指南,有別於大眾比較熟悉、專以餐廳美食和旅館評鑑為主的紅色指南,綠色指南著重於旅遊景點的推薦。米其林派出多位秘密特派員長期密訪,根據全球統一標準嚴選出38個三星(Highly Recommended)、142個二星(Recommend)、138個一星(Interesting)景點,同時也列出了包括牛肉麵、魯肉飯、豆漿、臭豆腐、珍珠奶茶在內14項台灣不可錯過的風味美食。其中,小吃類佔約半數。



米其林的給星原則固然有其嚴格審慎、值得參考之處,但某種程度上,僅能代表一部份的外國觀點。台灣小吃歷史發源悠久,品類菜式繁多,又在近代發展中受到中國、日本、美國等不同文化的深度影響,因而融合衍生出自體獨有的飲食風貌,米其林指南的精簡推薦是否足堪呈現台灣小吃的五彩面貌、花樣繽紛,確實有待商榷。

台灣小吃的發展脈絡有其歷史典故。清代先民來台開墾拓荒,許多是離鄉背井隻身渡海的男子,高度勞動密集的莊稼粗活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男子又多半不諳灶腳之事或廚藝不精,因此便出現了挑擔叫賣如「擔仔麵」等各種冷熱便餐、方便即食補充體力的小吃業。隨著人口增加,逐漸形成熱鬧的聚落和城邦,在扮演著先民信仰核心的廟宇廟埕周邊,小吃業也日漸興盛發達,提供更多樣的外食選擇。



爾後經歷了日治殖民時代,日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引進台灣,揉合產生了「黑輪」、「甜不辣」、「關東煮」、「天婦羅」、「台式日本料理」等有著濃濃台灣味,做工多半豪邁粗簡,味道濃郁飽滿,與日本當地似是而非,但極容易被辨識的各式台日混血小吃。

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後,帶進一百多萬龐大移民潮,這些來自不同省分的軍民們就此落地生根,也開啟了台灣小吃文化的另一頁新貌:「牛肉麵」、「蔥油餅」、「胡椒餅」、「鍋貼」。美軍駐台期間則帶給了我們「漢堡」、「薯條」和快餐文化。

魯、川、浙、淮、閩、粵、湘、徽各大菜系,以及台澎金馬鄉土小吃、客家菜、原住民風味餐,再加上日本精緻飲膳觀念、美國速食快餐文化影響,各方飲食匯聚,激盪出兼具深度與廣度,美不勝收的台灣小吃風景。



台灣飲食名家焦桐筆下這本《台灣味道》,由北到南娓娓訴來一道道迷人小吃,一家家堅守傳統本味的餐館小吃店,不單寫出濃冽的懷舊古早味,也在字裡行間讓我們品嚐到溫馨的台灣人情味。他對於所謂「古早味」的定義相當精鍊:「古早味最明顯、基本的意涵是世代相傳的東西,它因為被人們喜好而風行而流傳,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復點點滴滴被修飾過,成為普羅大眾接受的作法、滋味。」

台灣小吃,正是在如此的累積與修飾之中,不斷地淬鍊進化,求新求快求變,結合古早與創新、吸納各方之長,轉化成為台灣飲食的獨到特色,展現出兼容並蓄的大雅器量。而透過本書尋索市井鄉間的台灣味道,也如同法國「廚神」亞倫.杜卡斯(Alain Ducasse)在追求烹飪藝術道路上所說的:「這是一場發現之旅,其中包含了穿越時空的邂逅,對抗遺忘的故事。」











本文章同步刊載於雜誌《MING 明日風尚》





→相關文章:

讀本觀點 #01

讀本觀點 #02

讀本觀點 #03

讀本觀點 #04

讀本觀點 #05

讀本觀點 #06

讀本觀點 #07

讀本觀點 #08

.replace(/(*$)/g,''))));">facebook .replace(/(*$)/g,'')+')')));">PLURK .replace(/(*$)/g,'')+')')));">twitter






公告欄
【講座】11/6~11/27 台中 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閱讀,飲食的風土」。早鳥票正式開賣!

已成年年閱讀圈盛事的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今年來到第五屆,這回榮幸應邀加入其中,將自11/06起一連四週、每週三晚間,以現場與線上直播方式同步登場。題目呼應本屆主題「建構,迎向地方永續的無限可能」,以「閱讀,飲食的風土」為題開講……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