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夠專業? 





許多媒體所登載的餐飲消費報導,其內容有時讓人感到訝異,心裡會想:怎會出現那樣的錯誤、謬論。曾經有些直接採訪我個人的報導中,出現過錯植,謬誤、斷章取義的狀況,甚至還幫我更名改姓。白紙印上黑字出現在眼前,就別想修正了,頂多跟你說聲:對不起。



這些年,如果真是推卸不掉的約訪,一定要求:"原稿、圖片、版面,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刊登"這樣的堅持,總是想說∼先看過內容較保險些。



在美食Blog中,也有著很多顛倒是非的文章,對餐飲、餐廳總有須多的謬誤錯解的文字。當然,Blog屬於類似公開的私人日記連載、個人情緒抒發的文字創作。未經專業訓練,或只是圖個,個人情緒出口而寫。對大多數Blog寫手而言,個人好惡,個人經驗值等等因素,常常是評斷自己消費觀感的基礎,更別說以“奇蒙子“為依據的寫手。我們無法行使同意或不同意之權力,這是一種自由的意志,也是言論自由。但總覺得,媒體應該不同,媒體應該是代表著普世的價值標準,是否該用更超然立場、與專業方式去做報導呢?







一個日本作家要出書時,往往出版社會有組編輯群在配合著,考究推敲其內容的合理性。比方說作家寫到:從A地鐵站做到B站,然後到哪裡…做什麼……那麼編輯群就得思索或實際去驗證其內容,時空之間的合理性問題。若作家所寫的,有違一般常理, 編輯就得跟作家說明溝通,尋求解決之道…而作者也因而更加謹慎字字推敲。







這幾年拒絕了大部份媒體採訪,有些記者無法體諒我們開店搞營生的難處,開罪他們,留下:<有點聲名就臭屁>的惡名。其實拒絕的因素,出在媒體本身的態度、記者對工作的專業與熱忱度,及媒體本身<需求>的問題所在。原本應邀受訪是件美事,通常先詢問對方:來過嗎?了解這家餐廳的特質嗎?所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沒來過、不是很了解,不過網路上有很多你們餐廳資訊…我想應該可以報導……>。



這樣方式與十年前所遇見的記者們,有著很大不同。那時候的記者或作家,幾乎在採訪前會先做足功課,對於餐廳或經營者的理念多少都有些了解,也幾乎會先匿名先行來用餐消費後,之後才會電話邀約採訪。而現在的記者對於餐飲報導,幾乎都沒有個人消費的經驗值,簡單說,在網路上採集資訊或是老編給的店家資訊,或是任何可獲取的資訊來源。唯獨欠缺的,是自己對採訪對象沒有個人實際體驗或認知,卻能著手採訪,實在有點奇怪。



常想,這樣的記者,對自己所寫出來的報導,是否能對讀者負責?本身若不瞭解店家好壞?是否該去報導?Blog裡有著成千上萬的文章,對店家是貶是抬,媒體如何辦別真偽?如何判斷作為採擷對象?說實話,有個疑問一直在心裡∼"萬一採訪店家不如預期般的好,那寫還是不寫?刊不刊登?"這點一直很好奇。



再則,Blog的文章內容是否被考證過?憑著幾個或是數百個非專業的人士的消費感言,去論斷一家餐廳好壞,來決定採擷報導對象?這點,是否意味著媒體、記者或是作家,被非媒體者所引導?引領話題的媒體,被非媒體牽著鼻子走。那麼,這顛倒因果下的媒體,又是在在哪個立場做報導?







不過,仔細思量∼報紙每天登載美食餐廳資訊來滿足讀者,週末版餐飲旅遊特刊版,更是需要大量餐廳資訊來做。周刊、月刊每次出刊都報導三∼五家餐廳。一年下來,媒體人需要採訪、處理、消化多少餐飲資訊?如果做個三年後,這些記者、媒體人心中認定的,還有多少優質餐廳值得採擷報導?所以,現在不管是報紙或周刊、月刊,只要有美食消費報導,做超一、兩年後,其內容都顯得乏力。



其最大原因是台灣真的有那麼多優質的餐廳提供媒體所需嗎?光這的想法,又好像不能太苛求媒體,因為台灣媒體,需要太多資訊去滿足市場需求。讓媒體本身根本沒有時間與人力做更深入的調查考據,隨著出刊截稿時間迫近,能捉在手上的資訊就得運用。至於關於一篇報導,是否意味著媒體本身的客觀性、素養、及嚴謹的採編結果?那得看媒體的良心。呵呵……







如果媒體願意換個角度去思考餐飲消費這個區塊,其實有更大的間可以揮灑。比方:報導關於台灣優質食材,或台灣飲食文化、演變,或是近年來的飲食觀念的革新,是否會比報導餐廳這個區塊,有更大更深遠的空間可以發揮?也能更深入去探究,更能引發讀者的興趣?只是這些議題,可能更需要媒體、記者們,做更多的功課去探索研究。



在此,對我再三婉拒過的記者們致上最高的歉意。



.replace(/([s">*$)/g,''))));">facebook .replace(/([s">*$)/g,'')+')')));">PLURK .replace(/([s">*$)/g,'')+')')));">twitter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