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之旅 之十:吳哥震撼(上) 

2008年的泰柬旅行記錄,寫到抵達柬埔寨前夜便滯筆不前,以為只是暫時的停頓,自己也沒料到一擺就是四年。細究原因,不全因懶怠使然,而是在柬國的這段旅程所遭遇的衝擊遠比想像巨大,所見所思在心中攪雜一團,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理不出清澈思緒的線頭,只能暫時擱置。

但在這四年間,幾回反覆思索吳哥窟的這段旅行,時常想起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曾在書中對柬埔寨「黑暗之心」的形容,我漸漸清楚是什麼讓自己如此在意,以及造成潛意識裡那些激盪、衝突、惶然、懼怕的因由。

如今終於可以執起筆,承續當年的頓點,再次繼續。





睜開眼,我在一張被枕猶自飄著淡淡陽光香氣的乾淨床上醒來,天花板嵌掛的金屬吊扇靜止不動,床前有台老舊的銀灰色電視機,房間內略顯陰寒,但從窗外採進來的溫暖陽光彌補了照明的不足。我四肢大張躺在床上思考這裡是哪兒?以及此刻為何在這?漸漸地,憶起了前一夜驚險的細節。

前一晚,我在泰國東境與柬埔寨相交的邊界獨自包車來到吳哥窟,長達四個半小時的顛簸車程沿途提心吊膽,終於在接近午夜的十一點前後抵達城區。但司機從談話中得知我還沒確定住所之後,問也沒問就將我直接載到一條深長暗巷內的某棟民宅下車,屋內出來幾個人伸手便要拉著我的人和行李進門,看起來應該是當地慣見的「機加酒」套裝行程,硬是強迫我要在此住下。我在驚嚇之餘不知從哪湧上一股心頭火,破口大罵把行李搶回來,頭也不回的朝來的方向疾行,留他們幾人在屋前面面相覷。

走到大街上夜色已深,左近小旅館皆已歇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日本民宿門已半掩,裡頭只剩下一位職員在做最後清掃,我振作精神上前詢問是否還可住宿?幸好,當晚正巧還剩最後一間空房。辦理好手續,進房將行李隨地放置,很快洗過澡後床上一躺就此不省人事……。

此刻天色已亮,本以為睡了很久,看錶卻才經過六七個小時。房門外已經傳來些許談話與走動的聲音,空氣中飄逸著淺淺的咖啡和麵包香,我起身又沖了個澡,然後出門認識這座城市。



紅色高棉



我在吳哥(Angkor)停留四天,這期間全仰賴美學評論家蔣勳的著作《吳哥之美》陪伴,一方面充作古城遺跡的嚮導,同時也惡補陌生的柬埔寨歷史。彼時距離70年代內戰時期的赤柬血腥統治已相隔一個世代,柬埔寨人試圖在一片灰燼殘瓦中重建破碎的家園,北部暹粒省(Siem Reap)的吳哥王城迎來了全世界的旅客,城區中心洋溢著異常蓬勃的活力,市集攤商賣力招徠顧客、街道上有川流不息的三輪摩托車(tuk-tuk)運載人潮和貨物熙攘來往,四處可見新建好的高級旅館、民宿和餐廳;而在擁有千年歷史的熱帶叢林內,散布著偉大不朽的舊城廢墟與古佛微笑,其中當然也不時穿插遊客如織的雜沓歡鬧笑聲。

但在外來者表面的歡愉底下,柬埔寨過去那段可怖歷史所留下的後遺症同時赤裸殘酷地呈現在每個人的面前。就在前往吳哥城的鬧街兩側,每隔一段距離便可遇見肢體殘缺、眼盲耳聰的樂手或乞丐跪坐路邊乞討,他們多半是在地雷、勞工營、政治迫害之下苟活過來的受迫害者;快到古城區的最後一段路面才有鋪設柏油,也才有較密集的路燈和電線桿,其餘全市都是坑坑疤疤煙塵漫天的黃土馬路,而傍晚一過,除了觀光客聚集的主要區域外,街上經常是一片黑。

赤柬短暫統治柬埔寨的時期被稱為「紅色高棉」,由血腥鮮紅染成的國家。三年又八個月的武裝極權統治,屠殺了柬埔寨五分之一人口,兩百多萬無辜人民死亡;軍閥必爭之地的吳哥叢林周邊被布置數以千百萬計的地雷,炸飛了無數平民的軀體,也徹底摧毀柬埔寨的文化與尊嚴。

很難想像這段歷史發生的時間距離我們只不過一個世代,90年代後柬埔寨逐漸回復和平的政局,當我們許多人每天為著要吃漢堡或牛排煩惱不已的同時,同齡的柬埔寨青年正為了擺脫赤貧而苦力掙扎著。此情此景,如何不叫人欷噓。



吳哥窟•憐憫的微笑



吳哥城其實是涵蓋當地許多王宮建築和神殿廟宇遺址的總稱,遍布在叢林內,腹地非常廣大連綿數十公里之遙,歷史上經過許多朝代統治與外族侵擾,國力由盛轉衰後居民被迫遷徙移出,王城成為被遺忘的廢墟,直到1860年代法國學者Herni Mouhot的發現,才再次喚醒世人對吳哥的記憶與嚮往。

第一天,我先去了俗稱「小吳哥」的吳哥寺(Angkor Wat),也就是我們慣常稱之的「吳哥窟」。這座神廟興建於12世紀,融合印度婆羅門教與大乘佛教的建築精髓,城外有近二百公尺寬的護城河環繞,護城河上設有一條引道,是連結皇城對外的必經通道。城中建築以灰色砂岩石塊為主,經過千百年風霜的撫觸,如今不論城牆、浮雕、偶像、鐘塔都已清晰可辨斑斑歲月跡痕,一道道風化侵蝕的皺紋,無言傾訴著歷史的滄桑。



方正的城郭格局以無數的迴廊連通,廊簷下的石板牆面佈滿宗教神話浮雕,而最為顯目的五座寶塔正中央主殿,祀奉的是印度教主神毗濕奴(Vishnu)。古代吳哥王朝採行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君王即為神在凡世的形象,是毗濕奴的化身,是「宇宙之王」;因此,吳哥窟既是祭祀神殿,同時也做為國王死後陵寢之用。

殿內居中的毗濕奴像臉部透著悲天憫人的微笑,從塔端沈默俯瞰塵世的紛擾。我在塔樓裡遇見一位身披橘袍的僧侶,神情肅穆而專注地眺望遠方,若有所悟的神情,不知他心中豁然明朗的是毗濕奴精妙浩瀚的思想?是莊嚴崇高的藝術資產?或是總在歷史複製下一再重演的戰火悲歌?







相關連結:

泰柬之旅 之十三:天際線上的旅行終站

泰柬之旅 之十二:吳哥震撼(下)

泰柬之旅 之十一:吳哥震撼(中)泰柬之旅 之九:最漫長的一夜 

泰柬之旅 之八:前往吳哥窟

泰柬之旅 之七:泰緬寮邊界,金三角

泰柬之旅 之六:清邁的午后

泰柬之旅 之五:Chatuchak假日市集

泰柬之旅 之四:泰式按摩後,重新出發

泰柬之旅 之三:風格二致的曼谷

泰柬之旅 之二:好逛好玩泰設計

泰柬之旅 之一:Atlanta & TCDC

泰柬之旅,出發前夜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