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美魚肥 台式海鮮嘗真味(上)

 

撰文 :楊美娟

台灣四面臨海,又有兩大海潮經過,向來漁產豐饒,四季都有不同的海中美味可啖,而吃鮮品味,在台灣,自是要吃台式海鮮料理,最對滋味。

常常有人會問:台灣料理是什麼?台灣過去曾經歷過日治時期與中國福建移民囤墾,痕跡在飲食上尤其可見:以福州菜為基礎,口感清淡、講究原味,清炒、不辣、油少、佐料不多,嘗起來的口感除了輕揚之外,還多了一份原味的芳香。調味上也不求繁複,菜肴多講究湯水,以「清、淡、鮮、醇」為烹調重點,最多只沾醬料調味,這樣的手法是最傳統的台菜,而這常常也是品味海鮮最好的方式之一。

我們可以由許多台式料理中感覺得到,台菜裡可湯可菜的羹湯菜不在少數。羹湯菜發展於清朝時,由移民來台的男性開創出來。當年對忙於開墾又不諳家務的他們來說,煮一鍋湯湯水水最為方便,既可填飽肚子,又有營養與水分,因此海鮮羹湯、鮮魚湯等,在台式料理中可說是不可或缺。此外,像是「五柳枝」這種先炸再燴,勾上亮晃晃的芡汁,口味酸甜又色澤豔美的料理方式,也是老台菜中很代表的一道海鮮做法。

除了這些傳統的做法,近30年來,台菜的口味在港式生猛海鮮的強勢帶動之下,又出現了相當大的發展,加入了廣東菜的高檔菜肴,也不忘融入傳統街頭小吃,讓台菜的地位又來一個大翻身。

此外,愛吃海鮮的台灣人,受到日本料理的影響,也發展出冷食、生吃以及烤的烹調方式。新鮮的蝦、蟹、魚鮮,充分表現出海島美食的特色,幾乎攻占了台灣料理的席面,成為豐富且多變化的海鮮大餐。而且經過不同飲食文化的洗禮交融,現在的台式海鮮料理已趨近成熟,不論正式餐館或巷弄小店,往往都還會有獨家創新的作法,令食客迭有驚喜。

漁獲豐碩,原汁原味最新鮮

走在台北市長安東路、林森北路一帶,應酬客人居多的地區,很容易就會看見強調生猛現撈、規模不小的海鮮熱炒店。但既然要吃台式海鮮,就要來點不一樣的,才算品嘗到精髓。概括說來,台灣全島臨海,各地也都有獨特的鮮美海味,東北角海域則可說有最特別的品項。

沿著東北海岸線,基隆、澳底、梗枋、大溪、烏石、蘇澳、南方澳……每個港口都有其強項,像是在澳底漁港,旗魚、紅魽、小卷、軟絲、龍蝦、野生石斑等,都品質絕佳;若是到了頭城一帶,小龍蝦、翻車魚、紅魽、黑毛等,更是饕家最愛。

其中,宜蘭外海的龜山島海產更是獨樹一格。龜山島是一座火山島,對宜蘭人的意義非凡,在蘭陽平原或山上往海邊一望,都能見到他的身影。這一帶也是台灣僅有的火山帶海鮮,魚種因為溫度與礦物質、洋流等因素,迥異於台灣其他地區沿海的海鮮,「稀有、新鮮、野生」可說是其特色,像是角蝦、甜蝦、海鰻、尖梭、黑喉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想要在台北市吃到美味的正宗龜山島海產,又偏好口味清淡、獨鐘原汁原味的饕客,大多會選擇移步到台北老圓環附近,一嘗只賣龜山島海鮮的隆哥手藝。「隆哥龜山島」的老闆兼主廚認為,野生海鮮追求的是原味,過多的料理手法只會掩蓋海鮮的特色,因此這裡的菜很少放油,大部分以米酒、洋蔥提味,店裡多半都是生吃、清蒸、煮湯與烘烤等料理方式,不見炸、紅燒、三杯等重口味的手法。點菜的客人只要負責點海鮮即可,一盤盤高高堆起、不見油膩的青菜與炒飯則由店家奉送,不夠還可以再點。

這樣的招待方式,在海產店中算是絕對的異類。隆哥對於料理的掌控,最出色的部分就在烤物上,他有一套自創的懸空烤魚法,可在用最少量油的情況下,將魚自身的油脂逼出,讓魚皮不破又能肉嫩味鮮,配上淡淡的鹽香,真是好味道!

而椒鹽鳳螺則是將活鳳螺放在錫箔紙內直火烘烤,鮮甜有彈性的肉質配上恰到好處的調味,顛覆許多人覺得螺肉過於老韌的印象,也讓客人更加體會原汁原味的美妙。




閱讀下期:蟹美魚肥 台式海鮮嘗真味(下)

原文出處::《Priority Life》雜誌 第33期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