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春季 沈浸式料理體驗移地臺北 「定義未來料理」展覽搶先曝光



「不只是間餐廳」的RAW,過去八年Chef Andre在每季都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和作品,2022年的春季再次跨界與日本金澤頂尖設計品牌《Secca雪花》聯手推出,令人引頸期盼的菜單將於3月24日正式推出,一整季的訂位已在開放後數日內搶訂一空。

RAW3月23日舉行媒體日,寬敞的餐廳大廳從繽紛的World Tour III搖身一變成了沈靜的暗色系展演空間。推開大門,充滿未來感的主視覺矗立眼前,經過蜿蜒轉身後,一系列藝術品般的器皿映入眼簾,包含由Chef Andre設計、Secca製作的前衛作品,也展示了Secca「未來工藝」的代表 - 號稱「摔一千次也不會壞」最新的ARAS系列產品。

Chef Andre和Secca的合作火花起源於2020年2月,在旅遊禁令前於日本金澤舉行的最後一場餐會 -《PERSPECTIVES OF KANAZAWA》(金沢ㆍ新しい視点),同樣致力於打造新世代餐飲體驗的雙方激迸出創意的火花,Chef Andre在金澤的所見所聞於Secca的工藝技術中徹底具象化,再結合Chef Andre的料理。系列作品如:金澤著名傳統技術再造的《Kintsugi》(金継ぎ)、靈感來自金澤著名冬季造園工藝的《Yukitsuri》(雪吊り)、表達金澤多雨城市印象的《”TIMELY” rains》(及時雨)、模擬地景豐富的金澤,在山中利用隨手可得食材的《”RAW” Impact》(生食の衝撃)、取自日本三大名園金澤兼六園之名,只有Secca才做得到 - 利用3D列印技術的六種凹凸《“SIX” Experiments》(六景六味)等等,這場當地史無前例的沈浸式料理體驗,也造就了 RAW與Secca睽違兩年的再次聯手!

 

「料理可能會回到起先最純粹的原始狀態」


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這些年來世界面臨了各種危機,這些「關鍵詞」大家應該都曾耳聞,像是:海洋危機、氣候變遷、變種、M 型社會,以及總是在緬懷的「黃金世代」等。所有這些現象,在 Chef Andre 的眼中成了源源不絕的料理靈感,激發他在創作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以及身為料理人,身處各式危機的世界下,面對將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期待在料理中做出一些改變。 Chef Andre分享:「相對於兩年前,現在的我們已經身處於一個全然不同的狀態,因為環境改變了,好像不再擁有所謂『光明』的未來,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相對於首次合作時,是從金澤角度出發的視點;中間經過了疫情,這次則是我對於『未來』的視點,也可以說是一個想像。我認為我們現在更需要的是,把所剩有的美好凝聚在一起;在一個不完美的環境中,依然堅持創造完美。就像這次的作品《Kintsugi》(金継ぎ)一樣,把破碎的盤子重製拼起來,說不定結果會比以前更好。也算是上一季World Tour III延續的精神 – 向未來傳遞正面的訊息。」

 

關於Secca雪花


在日本工藝設計界名聲響亮的Secca發源於自古以精湛工藝聞名的石川縣金澤市。由工業設計背景出身的上町達也、陶藝家兼設計師的柳井友一和負責整體管理的宮田人司於2013年共同創立。¬以「在消費周期快速的當今時代,創造出更長久受人喜愛的物品和事物」為宗旨,利用各自的所學專業,以最先進的工藝科技紀錄逐漸式微的各式金澤傳統器皿製法,製作出手工無法完成的複雜的作品,也挑戰過往形體與質感的異數工藝設計,例如用樹皮、樹脂及玻璃纖維創造出稀有的金屬食器表面;用精準的雷射穿孔計算流速,來模擬下雨時雨滴的速度,抑或是製造出傳統瓷器達不到的曲面極限。三位年輕創辦人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以「Design Experience」為中心,使他們的作品超脫了食器固定創作框架,除了日系品牌固有的嚴謹「職人」精神之外,Secca不僅重視永續及傳承,更勇於創新。如同Chef Andre的料理創作,將現今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化為養分及創作動力,以最新的科技及工藝技術創作出對未來的投射。



 

RAW 2022年春季菜單


[ I AM HYBRID ]
生物在各種外在因素的刺激下逐漸進化,變得更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的「hybrid」是常見的用詞,意謂著是「新舊融合」、更先進的進化。在料理上,Chef Andre也在思考在這個世代出現了種種的未知,是否造成在未來的食材和食材之間也會演變出各種無法想像的進化食材,成為一種「hybrid」意象。

[ OCEAN CRISIS ]
過度捕撈、漂浮垃圾、海洋微粒...等種種現象,在人類嗜慾下造成的生物的巨大傷害。海洋除了賜予人類源源不絕的糧食,更扮演調節氣候的重要角色;沒有海洋,人類則無法生存。這道菜表現的是海洋生態系嚴重失衡,導致沙丁魚擱淺的狀態,魚身淋上昆布油和黃金魚卵就如同海洋微粒附著在所有生物上,Chef Andre將議題融入料理,希望能敲響危機的警鐘,讓世人開始重視世界面臨的危機,從自身做起,便能一點一滴的產生改變的力量。

[ RAWness ]
原型食物是 RAW 本季對「未來食物」的想像,未來飲食是否有可能「返璞歸真」?回到那個人們用雙手進食的原始狀態。在這場疫情浩劫後,主廚假想未來世界的料理會演化成什麼樣子?把「現在」設為時間軸的中心,來向前或往後看。未來,食材隨處唾手可得,可能直接就地取材直接烹調或食用,是否可能再次發生?

[CLIMATE CHANGE ]
洪水、暴風雪、熱浪、北極融冰、全球暖化...,這些異常氣候詞彙聽來竟習以為常,「明天過後」已經悄悄在真實世界上演。Chef Andre藉由料理打造一個小型的生態系,呈現劇烈的極端氣候下出現乾旱和暴雨的畫面。「TIMELY” rains」及時雨,Secca經過不斷實驗,計算下雨的速度和滴落的頻率,以雷射穿孔、平均孔隙,呈現最真實的下雨狀態,落下時眼睛可以清晰的看見雨滴的速度,雨滴由小變大再變小的落雨模擬。

[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金字塔頂端的重要掠食動物長期被大量捕殺,破壞食物鏈的已導致海洋生態系的失衡。Chef Andre用強烈的視覺衝擊表現人類正在生態圈中金字塔的頂端掠食的畫面,大自然正遭受更強者的迫害而帶來的衝擊。

[ NECESSITY VS PLEASURE ]
我們每天吃下的食物,究竟是填補生理需求的飢餓,還是美食對心理需求的滿足?現今的飲食型態,已經從追求美食到注重吃得健康,也重視對於身體的影響力。而未來的趨勢,Chef Andre假想可能會是「Necessity」更大於「Pleasure」 ,很直接的關係到料理烹調的限制,也許味道上更為簡單或甚至平淡無味,因此Chef Andre回到根本,呈現最簡單純粹的滋味。

[ MUTATION ]
人類改變了動植物生長的環境與空間,迫使大自然的生物必須要被迫順著環境改變的生態進化或變種,而人們也被困在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環境中被迫改變,我們似乎都變成環境下,那個不想但又不得不成為的模樣,動物、生物也是如此。

[ M SHAPE SOCIETY ]
原本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隨著資源重新分配,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轉變為 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Chef Andre用兩種相同的食材呈現強烈對比的,表現M型社會在天秤的兩端。

[ OUR GOLDEN AGE ]
我們的黃金世代究竟是過去、未來還是此刻?我們對未來總是抱有期待但卻也帶有 一絲恐懼,我們總覺得身處的現在已經是谷底,不斷懷念著曾經的「黃金年代」。身處現今,我們應該做的是把所剩有的美好凝聚在一起;在一個不完美的環境中,依然堅持創造完美。



 
公告欄
【講座】11/6~11/27 台中 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閱讀,飲食的風土」。早鳥票正式開賣!

已成年年閱讀圈盛事的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今年來到第五屆,這回榮幸應邀加入其中,將自11/06起一連四週、每週三晚間,以現場與線上直播方式同步登場。題目呼應本屆主題「建構,迎向地方永續的無限可能」,以「閱讀,飲食的風土」為題開講……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