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台灣茶(上) (2003.06.17)



若說,茶,絕絕對對是百分百亞洲生亞洲長亞洲產亞洲血統的亞洲產物,我想,應是無庸置疑。

即使到現在,茶已然成為全世界東西方大部分地區均不可或缺的日常必備飲品,然而至今,除了非洲與南美洲少部分區域外,茶葉的種植與生產,以及茶文化發展之最是精華薈萃、博大精深處,仍全數以亞洲、特別是東亞與南亞為最核心地帶。

根據各種考據與史冊的記載,茶的起源,雖說在印度等地也曾零星發現原生茶樹以及土著飲茶的史跡,但一般公認最早仍應始於中國雲南四川一帶;至少在西元三世紀以前約西周時期,中國史冊上便已經有過茶的記載(一說始自神農時期,但並無任何史料可為佐證)。茶在中國興盛後,約在唐宋時期,開始往四方如日本、韓國以及南洋諸國傳布,正式開展了亞洲的飲茶史。

而有趣的是,在這樣的傳布過程中,隨著西歐各國商人與傳教士的傳播與轉運,也逐步打開了歐洲上流社會的飲茶風氣;對茶葉與年遽增的高度興趣與需求,迫使西歐國家除了加強與中國的「往來」之外,並於18、19世紀嘗試於印度、斯里蘭卡、印尼進行大規模的茶葉種植,某種程度地擴展了亞洲的茶版圖。

到現在,亞洲茶文化區大概可以白黃綠青紅黑茶一應俱全、茶種類茶品項豐富繁複得令人目不暇給的中國地區為中心:往東是以煎茶、抹茶等以蒸菁方式製作的未發酵綠茶系為主體,並因此而發展出在近代美學、哲學領域裡均頗佔一席之地的茶道文化的日本;往南是紅茶大國印度與斯里蘭卡,往東南方,則是小雖小、但在將近一百五十年間的世界茶歷史與茶風尚裡,卻絕對獨樹一幟不容忽視的台灣了……

 

從誕生而起飛


也許是因著獨特的歷史、地域與民族性使然,台灣茶風景,在我看來,和台灣美食一樣,因著此地人們旺盛的好奇心、求知與享樂欲望,與時俱進的強悍適應力、包容力、求新力,以及對各種外來文化的吸納能力,遂而格外展現出多元多樣的精彩樣貌。

茶在台灣的出現,根據文獻記載,最早應可追溯至西元17世紀以前,當時原住民便已有採台灣原生野生茶葉(或稱台灣山茶)製茶飲用的習慣。但真正整體茶業的興盛,則主要還是18、19世紀間,由來自中國的移民如柯朝、林鳳池、張迺妙與張迺乾兄弟等從福建一帶逐步引進茶苗與技術,於北部瑞芳、木柵與中部鹿谷凍頂山一帶闢園植茶、製茶;之後,19世紀中葉,來自英國的茶商約翰杜德的寶順洋行首度將台灣烏龍茶引介至海外並獲得巨大成功與口碑後,正式展開了台灣百餘年以外銷為主的製茶史。

這期間,迎合海外市場的需求與變化,台灣茶(在海外稱為Formosa Tea)從烏龍、白毫烏龍(東方美人茶)、包種、包種花茶,輪番揚名海外。日治時期,在日本當局與茶商三井公司的刻意培植下,更從印度阿薩姆引進茶樹與製茶技術,大規模發展紅茶產業;至1930年代,紅茶因而正式超越烏龍茶,成為台灣茶業主要重心之一。二次世界大戰後,紅茶市場衰退,業者再先後引進中國炒菁綠茶以及日本蒸菁綠茶技術,開始生產綠茶與煎茶以供外銷……。

一直到1970∼80年間,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加上台幣升值,外銷競爭力萎縮,政府為振興台灣茶業,開始嘗試轉型為內銷市場;除實施「還茶予農」政策,打破既有以大型茶商與合作社為導向的製茶、賣茶形式,鼓勵茶農自種、自製、自銷;並舉辦茶比賽與各種推廣活動,帶動了國內的全民飲茶風氣,也使球型烏龍以至於後來紅極一時的高山茶蔚成台灣茶飲主流。

加之時逢台島整體經濟與生活水準起飛時刻,本地人們對於生活與飲食享樂因而隨之有了新的探究與追求興趣,遂就此開啟了台灣飲茶文化極繽紛而細緻的一章。

 

台灣新人文茶藝


於是,同樣的時空背景,1977年,「茶藝」此詞,就在一群茶人與茶愛好者的討論下,正式於台灣誕生。 而「茶藝館」,這種在後來近二十年間,於台灣各城市街頭幾乎曾經一度可與咖啡館分庭抗禮、成為台灣人們遊憩休閒生活裡頭很重要的一部份的品茗空間,也同時於台北街頭問世。

在茶藝館裡,我們所享受的,不僅只是好茶,還有茶藝,——一種從有形的茶人、茶飲、茶器、茶法、茶儀以及空間、擺飾陳設、音樂、服裝……,一直到無形的香、味、氣氛、美感、人文哲思等等合而圍塑交織烘托而成的,茶的境界……

 

→ 說說台灣茶(下)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