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之年份回歸



只要長久留心趨勢演化,便知無論是何領域,潮流往往不見得都是直線發展,而常是兩方來回擺盪,飲食亦然。

四年前,我曾於〈新調配時代〉一文中,以無酒齡年份標示(No-Age Statement、簡稱NAS)之單一麥芽威士忌於其時的正當風行為引,證諸新調配時代即將來臨。而今,調配風潮雖確實越見紅火,但無年份威士忌卻似有退燒跡象,冷卻速度之快遠超乎以往,頗令人玩味。

事實上,無年份威士忌的興起自有其背景:其一固然如前文所說,時勢所趨,品牌調酒師之調配功力與匠藝越來越受矚目期待,遂而各種以大師創作為標榜的限量名作紛紛而出。

但另一方面,自二十一世紀全面風起雲湧至今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狂潮,致使高齡酒款從銷售量到價格連年屢攀新高,各家蒸餾廠因酒藏庫存不足(另有一說是囤積惜售),許多備受喜愛的年份威士忌、包括消耗量最大的10年、12年普飲款在市面上越趨罕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NAS無年份新款。



只不過,此類動作顯然無法全然得到市場支持與愛酒人們的信賴。當然調配概念與技藝卓越出群的限量之作仍舊一推出便橫掃千軍一瓶難求,但普飲款項下卻大多相對寥落沉寂。

主要原因在於,清楚標示年份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自九〇年代中期逐步普及後,一路流通數十年至今,酒齡,一如葡萄酒的釀造年份,所象徵的絕非僅僅是身價的高低,而是早已成飲者們據以選別、定義、品鑑品評這款威士忌的基礎根據之一。

尤其身為高度崇尚知識門道講究之飲食顯學年代中的代表酒飲,每一款單一麥芽威士忌之身世故事、資料資訊,從酒廠風格、原料與製程特色、桶陳方式以至酒精度,莫不在消費者的強力要求下,越來越完整透明。因此,將原本已成慣例的年份標示隱去,多少顯得逆風而行。



當然,此波無年份標示威士忌風潮的未能持續,也有認為與消費者既定的年份迷思有關,迷信酒齡越老越高越好。我對此說法卻持保留態度,畢竟隨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項類型日趨多元多樣,仍有不少年輕有勁淺齡酒或是新蒸餾廠出品酒款備受讚譽愛戴。足見歲齡不是問題,實力是否足夠堅強、知識資訊是否明白交代才是關鍵。

遂而,浪頭過去,無年份熱潮漸息。一眾新上市酒款中,8、10、12、13、14、15……等酒齡數字紛紛重回酒標上;回應愛酒者們的欲求之外,我想,隨各蒸餾廠已然維持數年的大舉增產,酒藏豐足,這年份回歸景況應會持續好一段時間吧!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