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指南在嘴上



年初,因《紅茶經》簡體版新書宣傳緣故,在上海短短盤桓了三日夜。行程緊湊無暇無力遠走,最多只能在發表會與專訪夾縫中,於旅館附近覓食兼散步透透氣。也因充分明白這狀況,遂不預做任何額外安排規劃,決定放諸隨興、臨機應變就好。

首日午餐,空檔時間不多,手機上隨意查了網站,得知幾分鐘步行距離外有家口碑不錯的茶館,當下立刻前往。結果店家竟早已停了供餐,情急中隨口問了附近還有什麼可吃,店員熱心指點了一中一西兩處鄰居小店,聽來都有些意思,便欣然依言造訪。

首家是頗有市井氣息的社區型小菜館,生意極好,狹窄店鋪擠了個水洩不通,勉強二樓湊得半席併桌;果然食物淳樸淨爽、素材滋味與火候俱足,忙碌中得此踏實家常味,好生受用。



受此激勵,隔日再訪另家西式簡餐館。原本對「簡餐」還有些忐忑,擔心誤踩速簡湊合地雷,沒料到從羅宋湯到墨魚汁筆管麵都實實在在,吃得出是勤懇用心細細熬燉之作,又是療癒一餐。

──令我再度深有所感。曾經為文寫過,隨年歲增長,旅行心境漸漸改變,特別在飲食上,原屬百分百「計畫控」,每趟出門前定然嚴嚴實實做好萬全搜羅準備、每一餐都不輕易放過的我,終究越來越能如此般,開始享受隨遇而安之樂

然而,心情上態度上雖然輕鬆灑脫,但生就一副挑剔脾胃,並不意味著就此得能遷就敷衍、吃什麼都行;即使不再神經質地餐餐都早早訂好、選好,但一定程度的審核、或稱「避雷」措施仍不可少。

當然許多時候常就這麼仰賴淬鍊多年之經驗感官,店外細細觀察、確定氣味氛圍類型樣貌相契便放膽入內,說真的也少有挫敗;但命中率最高、也是最有樂趣的隨機找餐廳法始終是,「開口問」。



人說「路在嘴上」,雖說時移事往,GPS大神當道時代,這句話不免顯得過時老掉牙;但以我歷來之親身實踐體驗,仍舊對「餐飲指南在嘴上」信心滿滿。

畢竟,一般旅行指南帶你去觀光店、名牌美食評鑑帶你去高不可攀名廚名氣店、餐廳點評網站帶你去大排長龍店……除非做足功課,其實不見得比當地直接尋問來得值得信賴。

但也不是路邊隨便抓誰請教都行,長年心得歸納,以來自旅遊與餐飲相關從業人員的推薦準度較高。當然第一時間最常依賴是所下榻旅館,特別是經營上別有風格見地的旅宿,自然也藏了一套自豪私房清單──我們常在訂房之初便先寫信求教:

我曾於旅館管家安排下,吃到斯里蘭卡旅程裡最棒的一頓咖哩飯;跟隨蒙特內哥羅租住公寓主人的表列,一路大快朵頤海鮮大餐;葡萄牙Porto旅館協助訂到的兩家海鮮小館,至今想來仍然無比懷念垂涎;還有那一趟又一趟的日本遺世獨立溫泉旅,多虧旅館幫忙,才能經歷這許多直入人心的隱世鄉野滋味。



而幾乎可說鮮有失誤、絕少地雷的管道,毫無疑問還是首推來自餐飲圈的指點──我從各類食品食材茶鋪酒鋪、茶園酒莊裡問來無數美味難忘小餐館,厚著臉皮纏著餐廳老闆/主廚/侍酒師/外場經理追問:「還有誰家也很讚?」「你都在城內哪兒吃飯?」

出乎這類識食懂吃之人的指引兼掛保證,往往常是物美價廉、在地味十足的所在。最重要是,這全然不期之遇,一旦一嚐傾心,那驚喜與歡悅,更足能久久回味,越發甘美。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