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

2004-05-07 11:10 a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EDwd)

Dear All
台灣茶一直是我的最愛,但常常在產地試喝購買的品質及價格都能符合;但如果喝完再跟原商家購買甚至同一批號,透過宅即便送貨品質就感覺有差;是否可請推薦好的茶商;另外我也推薦梨山茶
 
 
ED


2004-05-07 10:46 a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袋袋熊)

謝謝本討論區的各位先進的意見,
讓我又學到很多,
不知道能否請問TeahomeUS1所提到的英文討論區的網址何在?
謝謝
 
  喝茶許久但不太懂茶的熊熊敬筆


2004-05-07 02:05 a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雨兒喵喵)

我想, 冬片菁的那股"野香", 應該可以用類似大自然"芬多精"的那股清香氣息來形容, 就好像到森林裡所嗅到的那股大自然的芳香一般, 因為冬片菁是屬於輕發酵茶, 接近於原葉片的香氣, 因此具有大自然的樹葉清香, 就是所形容的"野香"吧

2004-05-06 22:41 p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mark_0214)

拍拍手
 
希望能借此版 多多了解台灣茶的知識
 
Mark


2004-05-06 16:30 p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TeahomeUS1)

再來再來~~
 

半發酵茶的新紀元梨山高冷茶

關於此茶,話題可多了。且不論市面上良莠不齊真真假假,茶人辯論的是茶有沒有必要種到那麼高的海拔?飲者評論的是極酷的生長條件究竟創造出如何不同的品格?一般只聞其名真假難斷的消費者,則只有仰之彌高,頻頻頷首聽那茶席主人天花亂墜的份兒。

自家眾說紛紜,不過最有趣的或許是看看嗜飲東方茶的老外,他們又是怎麼說??

這資料可不好找,先說網路上的討論社群,專攻茶版而且仍舊生龍活虎的,英文部分還真找不到幾個!

有一天總算給我矇到了一個。

當然……又是好長一陣子沒日沒夜地“掃版”……

掃著掃著,赫然出現梨山茶的評論。要多也沒了,就那麼一篇兒。

於是操槍上陣……嗯,其實是翻譯機啦。辛辛苦苦地讀到完﹝還特長咧﹞,開始陷入沉思。

簡單整理出來呢,有幾個重點。一,此茶特別耐泡,試茶的人已經泡到第六回,而且還認為可以泡到第九回左右,只是時間不夠。二,此茶十分圓潤滑順,滑順到“簡直不像真的”,香氣不似一般的台灣烏龍茶,十分特殊,茶湯不易出澀。試茶人給的總評極高,翻成中文,可以說是「無價好茶」。

至於我,當然是邊看邊傳自家傢俬,遙遙呼應一番。

耐泡這回事,前提多要看茶量與水量的比例。這篇試茶報告的茶水比是10g/ 4.5oz (130cc),等於是一個功夫小壺放的茶葉在泡開後會擠擠擠得滿滿一壺喔。浸泡時間則是……不知他有沒有筆誤?是10秒。

至於我自己,習慣上是泡淡一點兒,浸的時間長一點,平均約在2分鐘左右,茶水比則是4~6g/ 130cc。這樣泡可以撐到七回左右吧,若只是要有茶水喝,應該還可以再多個三回以上。如果一次用個10g,以這省吃儉用的泡法看我一天也喝不完。

一邊喝,一邊思索?什麼人要把茶種到那麼高的山上去。

梨山茶的起源,似乎是自官營的福壽山農場試種而來。福壽長春茶自是赫赫有名,且是餽贈外賓的上選之禮。這些部分的資訊就不贅述,若有更詳盡的版本,還請各位同好不吝指正。

後來民間有茶農也在附近地區開墾種植,遂有市面上的梨山茶的出現。當然偌大一片梨山,各細部地區也仍有品質上的出入之處。至於海拔,一般標示是在2000~2550公尺左右。這樣一看也知道,雖然同是梨山,也還有將近600公尺的海拔差異呢。600公尺對茶樹而言,差異不可謂不大吧?不過當然了,海拔與產區並非品質的保證啦,只不過是其中一項要素而已。既然要針對海拔來討論,那只有先假設其他的製程部分都是OK沒問題的了。

話說這個海拔,並不是高山茶中的頂點而已喔。即使放眼全世界,似乎也沒有其他的產區有這樣的海拔了吧?這點要請教其他的高手了,我只知道號稱高地茶的錫蘭Uva海拔也只在3000~5000呎左右,那換算成公尺是1000~1600公尺了。這在台灣只相當於杉林溪茶的海拔而已耶。

要想知道2000公尺以上的海拔會造就出什麼樣的茶質,似乎只有一試台灣的梨山茶了?種茶製茶也要天時地利人和,海拔超過2000公尺而恰恰適合種茶製茶的地區,此外不知還有沒有?

若以茶人的觀點來看,種茶最適宜的海拔約在800~1200公尺左右吧,在台灣地區這樣的條件下,茶葉品質高而且茶樹仍不難生長,是很合理的高度。再高上去,冬期天寒地凍,對茶樹來說無異是接近魔鬼訓練了?!到底有沒有必要這樣跟茶樹過不去呢,茶人們針對這點是各有不同看法。

至於作為飲者的我輩,就是多方研究口沫橫飛之後,掏出幾張千元大鈔,實際見識一下了。

以香而言,梨山茶的香實在很內斂,而內斂的意思並不是“沒什麼香氣”。有點像是修為深厚的賢者,不知道的人剛接觸,可能只覺得這人滿好相處而已;閱歷較淺的話,梨山茶入口也只是覺得它很順而已。它的香不似中海拔的茶那麼偏花果香,也比高海拔茶的蘭花香更抽象,----對,就是抽象,那是一種塵世間很難找到比擬對象的氣息,或許,就是茶人所謂的“山浤”吧?那股獨特的氣息在杯中時並不是那麼地華麗招展,卻總在茶湯過喉後徐徐騰昇,循著鼻腔層層擴散而上,彷彿定要穿越頭殼,鑽過百會上達天聽才夠算數……。

而味覺的部分,更是沒有低海拔茶常有的焙火味,沒有中海拔茶容易發揮的突出甘醇,比其他高海拔茶的高山韻更拔尖,簡直已經不是要用感官來感受的那種感覺……我很厲害吧,寫出這種不知所云的語句,不過這都是梨山茶害的。

就是這樣,一種好像入定高僧似的,過盡繁華反似回歸極簡真昧的茶,極簡的表象感官之下卻是耐人再再尋味的內涵。那篇茶評的結尾也很有意思,作者附註了這樣一段:「在這茶與你之間,不應該夾雜任何的事物。值得全心專注相待,靜心品飲的一支茶。」

梨山茶一斤要價數千元而飲者仍趨之若鶩,這除了一些比較俗氣的理由之外,我想茶本身有其獨到之處應也是一個確實的原因。看來山高不只使人寧靜超然,難不成對茶樹也有類似的作用呢?總之在遍飲各山頭各海拔烏龍茶之後,喝到高品質的梨山茶,透過味蕾真的會有坐禪修行而來的那種定靜平和卻又能量滿盈的奇妙感受。只是還不曾見有科學研究者針對這種特質發表任何研究,或許終有一天會有人傾力去揭開這種不可思議的感受是如何在茶與飲者的大腦之間形成的?

無論如何,這個品格,應該足夠使超高海拔的梨山茶獨樹一格,傲視全球了。只不過以它少之又少的產量,高到令人頭皮發麻的價位﹝以出產國家的當地價格而言喔﹞,有緣一識又能得其中三昧的外國朋友,真的是多不到哪兒去吧。<o:p></o:p>



2004-05-05 15:27 p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TeahomeUS1)

看來野香的定義,也是慢慢會有新的內涵喔……。

畢竟,台灣高山茶的綠茶化傾向,真的是滿明顯的。在這股潮流的影響之下,茶人所欲表達的古典“野香”,終究不可能永遠與綠茶系的青鮮氣息涇渭分明吧?再加上日本綠茶的全面席捲……野香的野從冶艷的野演變成山野的野,似乎就是很自然的趨勢了……。



2004-05-05 00:58 a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mou~~)

基本上, mou並不認為所謂 " 野香" 應該有統一註解。
即使茶人通用有大致的說法,
還是會因人的體會而異。
 
那回mou是在阿里山所喝的當地高山茶,
既是瑞里地區,應是他們以"龍珠"命名的高山烏龍系茗茶。
阿里山高山茶大體表現偏向果香調的清香,
尤其比賽茶。
那泡"冬片仔"的清香相較來更細緻幽微,
顯然不能以冶艷比擬,
因此,寧可相信當時茶人說的"野香"是更接近山林田園的感覺吧,
而且有更為難以掌控的自由。
 
 


2004-05-04 22:46 p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TeahomeUS1)

Steve55說到了重要之處呀。因為兩個“野香”都是從茶商或茶農的口中說出來的﹝而且都是台語發音喔﹞,可形容的卻是兩種相去甚遠的茶……。Mou說的那種山野之香,似乎也可以成立;我聽到的那種“野香”,根據前後語脈來判斷,似乎偏向一種「正統烏龍茶罕有的﹝熱帶?﹞花香」……當時茶商的形容詞裡面,還有一個「類似玉蘭花的那種香味」這個註解。換言之吧,那應該是一種有點甜甜的花香味。相較之下,正統高山烏龍茶呈現的,就偏向中國蘭那種香調。

如果用茶人所謂的“野香”來形容我喝到的那泡安溪鐵觀音,那是不難理解的,那泡茶確實簡直可以用「儀態萬方」來形容,會令人聯想起雍容優雅又艷光四射的美女喔﹝雖然從這個角度來說,跟“野香”兩字似乎不搭?不過那反正是茶人的習用語啦~﹞。茶袋現在已經見了底,不過我覺得一生有緣識得一面已經十分滿足了,不敢強求每年都能夠喝到了。

至於mou喝到的那個冬片茶,它的“野香”我就只能想像了。如果以我試泡的冬片茶來舉一反三,那個“野香”也是有一點,不過因為發酵程度不重,有“冬片菁”在襯,,所以不會那麼地強烈。反而是mou意會到的那種“山野之香”,感覺還滿通的哩!因為輕發酵的烏龍茶,某種程度上就已經很接近綠茶的調子了。

至於品種或產區,因為我試的是不分品種不分產區的比賽茶,所以身世成謎囉~~

昨天泡到第五泡或第六泡?因為已經太晚,不能再喝了,但又捨不得倒掉,就盛在蓋杯裡冰了起來。剛剛想到再拿出來喝,嗯,果真有上好綠茶的韻味,還有一絲蜂蜜香說!害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不是太久沒吃甜食,想念到錯亂了,哈哈哈~~~

只可惜還沒有機會和上好的龍井、碧螺春等綠茶捉對評比一番……不然一定很有趣~~

Steve55也是高人喔~~幸會幸會!<o:p></o:p>



2004-05-04 17:55 p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steve55)

從文章中看二位對茶葉的形容與見解,個人深感佩服。但不知二位文中所喝到的「冬片茶」是哪一種品種製作的?似乎野香不該是冬片茶的特色,「清新」倒是比較適合吧。
至於所謂「野香」是指「充滿自然氣息」的香氣,還是「香氣冶艷濃郁」?因為就我個人對茶的接觸,通常一般茶界人事,將「野香」用於形容香氣冶艷,相反則香氣秀雅。


2004-05-04 16:03 pm
發表者:原MSN社群發表文章 RE: 台灣茶 (mou~~)

關於" 野香 " ,
 mou的體會是一種突出的獨特個性。
 
站在茶園之中,可以清楚感受到,
茶樹的培育是非常耗費人工控管經營的。
一如葡萄園裡,為了留下來春最壯碩的主枝以繁衍,
其他枝蔓都會被先剪去,
茶樹的剪枝、土壤管理、日照管理、施肥,
也都是精細的作業,
尤其台灣的茶業,相較於大陸更是發展精細。
 
剪枝除了防止病蟲害和主枝徒長蔓生,
也在控制枝條發育均勻、萌芽整齊以擴大採摘面積,
看著一團團圓圓的茶樹,
如果是不安分冒出來不聽話的枝條,
一定像理小平頭一樣會被修剪掉吧。
 
而茶樹本是野生植物,
雲南當地的野生茶樹,高達數米不在少數,
甚至有長到十幾二十公尺高,
4月中旬在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
還新發現5大片19平方公里的野生茶樹群,
是目前發現最大面積的野生茶樹群落。
 
從野生到栽植,
茶農在培育過程中透過人工控管,
所注入的就是一種" 馴化的味道 "吧。
 
讓茶葉的表現更符合茶農所期待,
確實可以透過諸多專業手法微妙調節,
如果真的非常懂茶的話。
 
只不過,
就像教養良好、妝容精緻、舉止合宜的上流名媛一樣,
完全在控管之內的好茶,有不負期待的該有的清香、喉韻,
但又沒那麼個性突出,總是貪心不足的人類,
一旦遇上獨特鮮明的茶味,自然都會喜出望外稱之 "野香"吧,
而 mou相信不同支茶所表現的"野香",
也不盡然會是相同。
 
其實,"冬片仔"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是第一次冬茶採收之後又冒出來的芽菁,
也是在人工盤算之外吧。
 
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奧妙,
野生的因子即使被馴化久遠,
還是會潛伏深處偶發突變。
 
或許,也不是沒可能,
某一天發現家裡那隻可愛的小狗,
竟在月圓之夜發出狼一樣的長嚎哩~
 
 
 
 
 
 


公告欄
《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此部線上課程是我於創作之路上的嶄新嘗試,也是多年來在飲食裡生活裡長年涉獵體驗修習的最終集大成;更大有別於此刻市場主流的語言、商業、廚藝教學等明確實用性質,以生活美學為綱,並橫跨食、飲、居家等多重領域……